张园园
身份证号码:41088219890215****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线缆敷设质量,决定了建筑工程电气设备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还不够完善。想要确保建筑电气工程的使用效果,我们就必须要直面其目前存在的材料质量问题、绝缘层问题以及导管结构内敷设问题,并且根据建筑电气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应用需求,对现有的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技术进行调整。
关键词:建筑电气;线缆敷设;问题;防治
1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常见问题
1.1材料的质量问题
将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之前,必须办理严格的验收手续,将材料进场验收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如实填写至进场验收记录表之中。对材料进行使用之前,应针对设备或材料开展抽查工作,若存在材料塑料管壁厚度不足、强度差以及钢管镀锌层毛刺多等情况,则材料处于不合格的状态之中,应拒绝材料入场。与此同时,电线电缆具有电阻率高、截面小于标称值以及温度系数大、绝缘差等多方面情况,均属于电线电缆不合格;在配电箱方面,其外观较差、箱内钢板以及塑壳的厚度不够、几何尺寸未达到规定要求以及耐腐蚀性不合格,均为配电箱质量问题;对于线缆来说,耐温性能差、安全性能差以及绝缘层阻燃气水平低,均属于线缆的质量问题。
1.2绝缘层问题
在电线电缆的外层,通常会设置相应的绝缘层,绝缘层的质量问题通常与厚度方面进行体现。若绝缘层存在厚度不足的情况,相应的线材即不能够受到有效的保护,也就会导致电线电缆的使用安全性降低。在对电线电缆进行实际使用时,其耐电压水平与绝缘层材料以及绝缘层厚度均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由此可见,对于绝缘层材料进行选择,其工作重点在于绝缘层的材料选择以及绝缘层的厚度选择两个方面,只有保障绝缘层的材料和厚度均处于合格状态,才能够促使电线电缆的使用安全性得到提升。
1.3导管结构内敷设常见问题
线管弯曲半径太少,同时有可能出现弯皱、弯瘪,如果情况严重,甚至有可能出现“死弯”情况,管子转弯时不按规定对过渡盒进行设置,未实现最短路径以及最少弯数对管路进行铺设;在对线路进行连接时,存在连接不紧密、管口不光滑以及连接过于随意等情况,对多层重叠或电线管楼板进行敷设时出现梁转弯处与模板进行紧贴的情况,导致保护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的情况;数根管线紧密连接,甚至存在成捆的情况;砼浇筑导致楼板质量方面或是结构方面出现问题;预埋管不使用塞头将管头塞住,而是采用随意扭动折弯管头的方式,导致管路堵塞的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在模板上,存在电管开孔过大的情况,有可能导致砼浇筑漏浆的情况出现;电线管的固定间距相对较长,线管进入接线盒或是弯曲部位,未实施就近的固定工作;在开展砼浇筑工作时,未对管线固定情况以及电块移动情况进行细致查看,存在破坏管线完整性的情况,且不能够及时进行相应整改;金属管孔毛刺未经过科学有效的处理,未按照钢管的类型开展相应的焊接工作、连接工作以及跨接工作。
2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防治措施
2.1材料验收与进场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质量意识,严格把控原材料进场。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允许进场。材料验收时,产品质量按合同材料清单或约定核对材料品牌、型号、数量、合格证及使用说明等随机资料,并检查设备外观有无损伤;核查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检验报告的有效期。施工方供货材料要提供材料样板并报审,项目部应将审批完的材料样板备案单独存放,并根据材料样板核查进场材料;施工方每批次材料按照规范要求及公司规定对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项目发现质量异议及时上报。项目建立进场材料台账记录。
2.2穿线
电缆穿线的工艺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和施工的技术要求。
电缆穿线的组织策划首先要准确的辨认,将要铺设的各类型号、规格和品种的电缆,不能混淆,还要同技术人員沟通,确认好布线的系统施工图,保证穿线的准确性。同时要找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全面了解电缆穿过的所有管道,学习应付极有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由于一起穿线的数量多会导致电缆的损伤、绕结而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克服这类问题的方法是要记忆并记录电缆标号,标号要仔细标记,思路清晰地牢记综合布线的特殊标准,可以将电缆的信息节点进行分组,按组铺设,不丢数量,保证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组的信息节点不能超过20个,同时要用万用表对电缆进行产品测试,保证每根电缆的电路通路。
穿线的施工在技术上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例如将信息点分组捆绑时要注意线槽出口的笔直,捆绑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50cm。全部的钢制管口都要用塑料保护好,必要时施工人员要佩戴口罩,带安全帽。穿线要注意施工方便,能够随处放置电缆。50芯电缆的转弯半径不能低于162mm。切忌用铁丝等硬质物质捆绑电缆。为了达到电缆的更好的传输性,避免侧面电缆弯角的承压,要注意垂直电缆转到钢管下一层时必须在过滤箱内绑扎和悬挂,垂直管槽中的铺设电缆要每隔1m进行绑扎和悬挂一次。此外,还要按照一定比例留足备用电缆,一般要留3%,主干线槽可以放置备用线,而且每层线槽必须保证至少有一根备用电缆。
2.3导管敷设常见问题之“样板引路”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质量意识,现场严格执行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气暗埋管线应沿最短路径敷设,尽量减少转弯次数,这一点在执行中往往被施工管理人员忽视。其实减少管线的敷设路径和转弯次数,做好样板引路工作,对后续施工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随着CAD技术和建模技术的发展,现场管理人员完全有能力根据水电设备各专业管线的多层交叉与局部过密情况,指定最佳电气线路走向图样,然后在标准层制定“施工样板”,以“施工样板”来指导后续施工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后续验收的工作量。比如:对于PVC管结构内暗敷,暗配管的弯取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如果在标准层“施工样板”明确了线路走向,其后续管子的弯曲半径及加转线盒的个数、接(转)线盒定位等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违反规范的可能性就会极大降低了。
2.4电缆的试验
2.4.1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适用于不太长的电缆。测量时,一般用兆欧表测量并计算出吸收比,在同样测试条件下,电缆绝缘越好,吸收比值越大。
2.4.2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作具体规定,判断电缆绝缘情况应与原始记录进行比较。由于温度对电缆绝缘电阻值有所影响,所以在做电缆绝缘测试时应将气温、湿度等天气情况做好记录,以备比较时参考。
2.4.3使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选择:1kV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用500V~1000V兆欧表;1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用1000V~2500V兆欧表。
2.4.4测试前,电缆要充分放电并接地,方法是将导电线芯及电缆金属护套(铠装)进行接地。
2.4.5每次测完绝缘电阻后都要将电缆放电、接地。电缆线路越长,绝缘状态越好,则接地时间也要长些,一般不少于1分钟。
结束语:
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决定了建筑工程以后的使用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可能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危害,因此我们必须要关注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的有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电缆试验、加强材料管理、做好穿线施工,通过这些方法来提升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的质量,保证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洋.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常见问题与防治[J].建材与装饰,2020(13):227+229.
[2]敷设线缆用材料[J].建筑与预算,2019(7):154~158.
[3]韩保磊.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常见问题与防治[J].电气时代,2019(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