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
身份证号码:41052619890915****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这些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轨道交通建设的质量。本文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风险;风险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社会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化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发展能够大大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轨轨道交通模式不仅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快速出行的要求,还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城市的空气污染。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十分强烈的独特性。所以,对于城市轨道施工的话题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轨道交通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管理问题是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的重点难题之一,基于完善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研究中。国外Einstein.H.H教授最早提出对地下工程安全进行风险分析。剑桥大学Burland.J.B基于风险评估项目中的规律研究,建立隧道风险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程序。Reilly.J.J认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就是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担的过程,对于轨道交通的风险控制需要贯穿建设的全阶段。我国最初由清华大学郭忠伟教授系统引入风险管理分析理论,他在《风险分析与决策》中详细地介绍了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紧接着出现大批地铁风险管理的研究者。2011年丁烈云从组织、技术、环境和监控预警的角度定性地研究了风险管理方法;2014年吴贤国等通过贝叶斯网络对地铁风险进行定量的研究管理。2019年李晨爽,对地铁基坑施工中的风险,从风险关联分析、耦合风险评估、动态风险管控三个方面,提出了深基坑耦合风险动态分析模型。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中的风险源进行控制,提出了关键风险源监测控制的方法,更有效地实现了风险的管理。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不足和建材质量差
建筑材料在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筑材料的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项目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的建筑材料不合适,则就会对建筑轨道交通的整个工程产生很大影响。由于所用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轨道交通施工中的施工技术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条件,这与施工风险密切相关,必须加以保证。通过选择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从而有助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
2.2部分监督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作为建筑工地的直接管理人员,主管能否充分履行职责对于管理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由于日常监督和检查的结果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某些设计部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系统尚未健全,未创建必要的管理系统以及监督系统,管理人员的专业资格可能不符合要求。更重要的是,一些领导者没有基本的责任感,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在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处理问题,没有及时通知停工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有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不敢调查,也不敢向负责人报告。
3关于发展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建议
3.1关键风险源预警分级
对重点监测的关键风险源进行多重预警,是预警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1)巡视预警
巡视预警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体系的稳定、周围建筑物的情况、施工状况、监测设备和管片变形是否正常等。风险的巡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巡视前制定好现场巡视计划,确定安全巡视检查的范围,安排好巡视工作的人员,规划好巡视路线、巡视频率。
(2)监测预警
风险的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在监测项目的双控指标之上,对关键风险源在监测过程中所达到的报警指标,我们可以对风险的预警信息进行分级管理。
(3)综合预警
综合预警,就是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风险时,需要整合各个参与方的巡检数据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并及时发布三级预警信号,调动各个部门参与到风险预警中来,协同处理解决风险问题,保障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3.2建立适合该地区的风险指数管理系统
当前,许多中小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才刚刚开始,技术准备严重不足。所有参与单位经常参考国家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相关行业,地方法规和标准,以提供监测指标的参考值。但是,每个城市的地质和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城市环境复杂,已建立的监控指标的当前值并不总是与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相对应,这可能导致控制的错误并增加建筑成本。而且,通常不可能为制定一个通用的指标控制值,应当综合考虑环境和项目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来制定所有监测指标值,该指数本身带有不同地区的地质特征。因此,结合在该地区收集的地质,环境和测量数据,对项目的变形以及当地的受力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并为以后提供监测指标的监控指标值应用于后期项目中,这样通常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3.3风险源识别
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主要考虑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自身风险描述:淮海大道站属于高边坡深基坑开挖,机械设备、人员的选用和组织管理水平会对施工造成很大影响;深基坑开挖时,施工技术和土体自身的因素可能会导致基坑土体滑塌、支撑维护体系的失稳侧移、基底隆起、维护结构涌水等风险问题。环境风险描述:某车站西侧,距车站最近位置52m,距入口最近29m,为避让车站主体,沿车站主体布设的D1400埋深约9.0~12.5m的污水管道永久改迁,5000mm×2200mm埋深7.1m的雨水箱涵、100mm×60mm埋深1.18m的10kv供电线、D400埋深1.4m的燃气管道临时改迁。既有建筑物的存在会对基坑的稳定性构成影响,土体结构的稳定性会因为周边建筑物的建造而发生改变,管线处理不当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管线的破坏,从而导致断水断电等一系列风险问题。
3.4深入开发信息化平台的运用
为了有效改善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进行了分类,有效地确定了风险因素,并对安全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必须采取诸如风险评估之类的措施以求改善。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技术系统,责任制,管理系统,预警系统,外部管理保证系统等,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最新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为施工工程创建了最佳的信息系统,涉及整个工程,施工监理等方面,可以收集信息以有效地分析和预测风险。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风险提供警报并帮助各级管理部门实时监视轨道运输施工过程的状态,有效处理紧急情况并降低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
结语
现代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而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大大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所以我们应该保证城市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性。还要在保证轨道自身安全性与稳定性,满足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轨道的使用寿命。只有保证了城市轨道工程的质量,我们才能满足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要求,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何永保,庄均禄.地下工程关键安全危险源识别[J].山西建筑,2011,37(26):92-94.
[2]伍进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协同控制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17.
[3]杨树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技术标准应用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4,51(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