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华
身份证号码:41010119860306****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也在不断推进,而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我国目前城市主要建设的项目之一,其对于推进城市发展而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仍处在初始阶段,这使得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最终会影响到建设进程与城市未来规划。基于此,需要充分结合现如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现状,制定出相应的有效对策,从而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步伐,为城市未来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困境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必要性
为了充分满足不同发展历史阶段特征下对我国城市整体功能的基本要求以及日益密集的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有益要求,人们必须在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城市道路、通讯、能源、供水和其他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密集的大型市政线路必须不断扩大和汰旧翻新。所有大型建筑道路需要大型开挖机器沿着一定的建筑道路开挖宽度,进行反复分段施工开挖,没有明确计划的分段施工导致施工部门的巨大施工压力,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当今城市车辆的机动性以及各种建筑引起的土地紧张状况的突然变化,导致传统的市政埋地管道受到基于自然沉降的外力的严重破坏,特别是以主要由天然气管道组成的活动中高压管道为代表的管道方法。尽管避免了由于压力而造成的损坏,但是如果遇到强烈的自然灾害,例如季节性的高温/低温天气或地震,市政管道将坍塌,并且紧急维修的希望很小。使用广泛的城市管道走廊,可以根据脆弱性和防护等级来运行各种市政管廊固定钢筋混凝土保护,并且可以根据一定的扩展和建筑空间独立运行不同的管道。在各种环境变化中,即使在高温,强冷,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不会破坏城市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土建和对土壤的破坏而造成的地面干扰,并可以迅速地修复和改善城市发展。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困境
2.1规划设计存在不足
在城市中进行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中,一些地区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来进行规划,一直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漏洞和隐患,这样既不能提升地下综合管廊的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效率。比如在市政工程中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并没有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来完工,数据和信息不够健全,设计精度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这样开始施工非常容易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也会使得地下和地面工程的协调性引起极大的矛盾。
2.2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
综合管廊的施工特点主要为:现场露天施工,受天气影响大、地下管线多,各管线之间错综复杂、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多,监测及保护要求高、特别是在已建的市政道路边上施工综合管廊,交通导行压力大,各专业工程交叉施工,协调量大,因此综合管廊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仅次于组织工作。受上述的客观条件影响,施工管理工作主要不到位的地方体现在:①职能部门岗位设置不完善,部门职责不清晰。部门岗位应根据综合管廊施工规模大小进行设置,做到部门设置精简,人员配备数量合适,岗位职责因任务而设定,结合工作流程图做精做细;②施工原材料管理不到位;在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当中,保证工程最终质量的基础因素就是所使用的施工材料,如果说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过关、性能不达标、检测报告不符合要求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最终效益。
2.3施工工期不合理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通过对当前背景下的综合管廊施工工程的分析可以发现,首先,城市为发展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进度安排不合理,导致施工的定额工期被不断压缩,其施工进度并没有处在一个稳定、有序的管控制度之下,导致出现为了一昧的赶工,出现质量隐患;其次,施工单位为节省管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也会出现盲目赶工的情况,导致出现质量隐患;最后,因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或施工单位自身的组织管理不力,使综合管廊理应及时施工的工序拖延,导致质量出现问题。
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对策
3.1加快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十三五”规划提出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政府以政策为导向,先后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文件,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因此,在立法上,要把收费机制作为一项研究重点,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收费方式的基础之上,逐步扩大综合管廊的投资渠道,提高除财政投资之外其他融资方式的比重。陆续形成与收费机制相协调、多元化的融资格局,这是让投资多元化,保证资金的投入和回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是综合管廊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因素。
3.2加强综合管廊建设规划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应当加强规划设计。首先,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视,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建设体系,并且结合城市实际发展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定与设计,确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且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应对。
3.3创建新型投资模式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存在投资模式落后的问题,制约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对其进行改进,采取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法,创新投资模式。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综合管廊建设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其次,应当对现有的投资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拓宽融资渠道,减轻政府部门的资金压力,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
3.4协调利益分配关系
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应当协调利益分配关系,明确各方利益与责任分配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的科学性。政府作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对综合管廊享有最大的管理权力。而各个线路单位应当在承担自己责任的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力,并且担负适当的维修费用。社会民众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受益人,应当明确自身利益与责任,保护综合管廊,缴纳相应费用。
3.5成立专业的管理部门,协调各项工作
综合管廊内部容纳多条市政管线,而各类市政管线又分属不同单位,涉及不同的利益和管理方法。故我们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防止各单位和部门只为私利,打破传统的管理体制即“谁拥有,谁管理”,流程制定运营管理办法不仅规范管理了管线单位的入驻、综合管廊日常运营维护及收费进行,也加强了对管线单位的监管,同时严禁管线单位在管廊建成后再另行开挖埋设管线。
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各类管道线路日渐增多,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城市上空被各类管线包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各类管线的综合排布。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重视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的研究,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和维保效率,延长各类管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佳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07):282-283.
[2]张圣山.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问题研究[J].中华建设,2019(12):66-67.
[3]沈雪平,顿志元,顿志林,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建设监理,2018,(0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