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主体意识?促进主动学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陈娇燕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备着其他学科没有的人文性和开放性特点,

        陈娇燕
        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浙江省义乌市322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备着其他学科没有的人文性和开放性特点,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此点出发,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其主动学习。
关键词:主体意识;主动学习;小学语文;注意力
引言: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其教学过程也更加的灵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改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但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导致教师的课堂质量很难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实践,寻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老师,老师将课堂作为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压抑下,学生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其主动发展。每位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拥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特点,语文本就是开放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和爱好,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多多了解学生,选用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还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类文化发展。新课标提出的“情感”新要求意义深远,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学生的情绪,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特点,实施民主化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基地,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有限的课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在学生分散注意力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将其拉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也会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等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将自己的语气变得温柔且抑扬顿挫,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走神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个眼神代替责骂,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参与到课堂中来。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尊重老师,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三、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是每位老师的教学职责,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需求,学到各种知识,但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于学习的障碍,例如意志力不坚定,学习兴趣不浓厚等特点,因此,作为教师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最好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关键时刻。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就可以根据经验和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不仅可以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还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的做出引导,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在教学中融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或者在学生走神的时候讲一个小笑话,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可以借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创新学习形式
        小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和学习能力不一样,会让每位学生产生不同的性格,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爱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弱,久而久之会形成胆小的性格,这类学生在全班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会主动地去回答老师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要创新学生的学习形式。例如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有的学生当着全班同学或教师的面很难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小组讨论时却很敢说,当学生的观点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学习信心,从而对学科产生学习兴趣。
        竞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比赛氛围。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为了不让自己所在的小组落后,学生会在潜意识产生努力向上的情绪,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提高整个学习小组的水平。另外学生还会在小组内互相较劲,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促进自己的进步。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让学生在竞赛中得到成长。
四、形成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衡量的一种方式,教师不遗余力的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忽视教师的努力,就会达不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评价的作用,对学生形成评价,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评价过程中,适当的表扬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在得到进步时,最想得到的无疑就是老师的夸赞和肯定,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对学生说一句“很棒”,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非常大的动力,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形成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一些骄傲自满、缺点太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并希望学生能够改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及时地进行纠正。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让学生保留自尊心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对教师产生信任,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也要评价作用,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教学原则,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密.浅谈小学生如何积极有效参与语文课堂教学[J].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03),284.
[2]杨红梅.唤醒主体意识 促进主动学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35,22.
[3]赵慧.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