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简谱
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热水小学 广东茂名市525441
摘要:小组合作是近几年新兴教学方式,满足新课程改革相关规定,在课堂教学获得大量应用。传统的应试教育重教师“教”的环节,却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加重视,小学生作为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群,若应用传统教育思维进行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对重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是更有利的。就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讲,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仍有一定的不足,对教学成果产生一定不良作用。针对此情况,本文展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重点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出发,提出更有效的策略,以此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涉及到语文教学的观念相关内容,即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核心。从这可知,合作学习是新时代语文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满足新课改要求,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其有利于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提供更大帮助,更能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对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具有深远影响。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具体如图1。
图1 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示意图
一、小组合作学习来源以及意义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全球多个国家应用于教学上,是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学成效明显,被教育领域称为近些年最大、最好的教学方式改革。除了上述情况外,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之中,并非将课堂全交给学生,而是打破填鸭式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更主动、更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构成人员务必要沟通、交流、互动,一同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但实施之中万一出现差错,将会造成合作学习模式化,不利于学生总体学习实效提升,所以,灵活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厚
我们老是谈如何提高兴趣,但从当前教学情况分析,采用多种方式途径仍不能让有些学生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课程学习具有兴趣,即能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快乐,同时也可让学习成为一件轻松的事,从而其学习实效可以进一步提高。通过对语文教学情况综合分析,许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都难以有兴趣。尤其是男生不喜欢最多。他们没有兴趣,无法感知语文精髓所在,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新课改提倡采用新式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展开语文学习,从中深入思考,然而低段学生只能在形式上分析研究,无法达到独立思考、合作的要求,一些学习小组只有好学生参与思考,而某些差学生仅在一边干瞪眼;还有一些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与组内成员合作,不倾听其他成员想法……。
(二)分组方式不够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分好组的前提下进行的,其中分组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成效。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均认可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效果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优,并大力构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课堂。但在分组上却有敷衍行为,一般是根据学生的座位展开简单分组,主要以前后分组为主,再抛出若干问题后要求学生自由讨论。其分组方式快捷、简单,短时间内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以及提高学习兴趣,但对稳定持续的学习状态的形成、语文知识的学习等方面不利。另外,其分组方式未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习能力充分分析,将会造成“好生包办”“一言堂”情况,学习能力不足、不善于表达的学生通常作为听众存在,形成灰色地带。
三、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一)尊重学生差异、科学合理分组
分组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科学有效分组是重点。传统的“座位式”分组太过简单,不能长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分组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将学生成绩、性格、性别等因素综合考虑,这就需要教师全方位掌握学生状况,认真分析各学生的需求及特征,编制合理科学的分组方案,并按课堂效果特定时间调整、替换小组组成人员。小组内学生人数不可太多,最合适的人员为 4人,同一小组内应存在优、中、差三类人,方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一同提升,好生可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中等生可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学困生可从中知道自己学习差距并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完全依靠学习自主学习,应重点关注性格内向、成绩不好的人群,掌握学生表达时的情况,及时调整组内构成人员,从而建立高效、良性的小组分组机制,最大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二)教师布置的小组学习任务与内容注意要明确、具体
小学生自制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并且还有极强的好动贪玩症,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合作学习之前,必须事先把明确、具体学习任务及内容告知学生,进而让小学生一开始小组讨论时有完整、清晰的学习要求。例如,在对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进行教学时,这首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重在用景物描写来表达李白的感情。此时教师就能可为学生作出一定假设性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你们能描述下烟花三月的场景吗?李白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以怎样的方式与自己的好友离别的?孟浩然所乘坐的小舟是如何慢慢消失在天际的?通过对这首诗朗读,你此时心情怎样?等。凭借事先预设的相关问题,提前为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及内容,让组内构成人员自行分任务,充分让组内所有人员均可加入探究,一同完成语文教师下达的教学目标。
(三)调整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关键环节,必须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针对教师相关问题,重点在于薪酬待遇,若薪酬待遇稳定能在短期内保证师资队伍稳定,同时教师教学积极性获得较大提升。如何提升教师的薪酬,国家能通过中央、省市的财政部门持续增强扶持力度,选用双方分开支付的原则,中央财政承担贫困县的财政支出,省市负责对于贫困地区教师工资的发放,地方财政也负责一些教师工资的发放,经过多级扶持即可减低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三、合作学习的具体展现方式
(一)用争辩达合作学习之效果
面对当前小学阶段教学现状,结合小学生实际,抓住课文中易引发问题,让班集体人员参与辩论,此种做法难以被学生持续参与课堂教学,但若将争辩话题以合适方式置于小组开展,即可极大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还可为学生视野拓展提供有力支撑。例如,我对《爷爷和小树》课文展开教学,正确引导,抛出几个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辩论兴趣,此问题可以为是:为何课文中的小树能有生命的感觉?还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爷爷对小树那么好?……别的学生也将自己想法讲出,此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小学生以问题为辩论点展开想法及建议的阐述,结合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对课文认识将更有理解力、记忆更深刻。
(二)用比赛达合作学习之作用
比赛即可说是竞争,也可说是合作,方式可以是组间竞争、还可为组内竞争。对于不同课文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比赛方式,如以打擂台形式开展演讲,提升课堂成效更显著。现阶段我们的小组学习呈现多元性,尤其对于农村小学课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小学生视野不够宽、知识架构不够深,若教师采用单一方式展开语文教学,语文课堂必将枯燥无味,成效也不高,必须以某教学课文的知识点及易产生问题,借助小组合作学习作用,快速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教学中务必重视并反思合作学习的存在价值,主动组建满足农村学生的合作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要对自身的身份展开精准定位,主要从学生课堂主体作为着力点,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效更明显。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程以及别的课程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一定摒弃传统的形式主义,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落实并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品质和实效。
参考文献
[1]王琳.小学语文四研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罗红梅.合作式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7,(13).128-129,127.
[3]曾海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2).677.
[4]杜晓燕.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导学.201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