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涛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重庆市渝北区,400010
摘要:新形势下,小学阶段的教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繁重的语文作业让孩子们怨声载道,于是很多小学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些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由此也深深体会到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重要性。只有讲究作业设计方法,才能让学生养成好的写作业习惯,进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学习质量
近年来,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但无论怎样变化,作业对老师来说难教难批,成为一部分师生的心头阴影。同时,教师习惯了机械化、量化、死板化、重复化等按部就班的布置作业模式,阻碍了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以及欲望的激发。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取具体策略措施,合理布置作业,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化及巩固,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作业是指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因为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新知识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很难做到随堂完全的理解和掌握,比如生字的多种意义,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写作的框架结构等。做作业是为了促进学生将对知识的理解得以内化,好的作业设计能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所学知识及总体框架,了解所学知识的重难点,进而全面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检查和批改来检验学生对于课堂传授知识的理解,为下一步地课堂教学打好基础[1]。
但是当前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作业设计上仍然保持着一代代教师传下来的观念,即“多背、多抄、多写”,不仅量大,而且形式也是一如既往地单一和重复,给小学生带来不小的精神负担。当然,基础知识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将全部或过量的知识点都置于作业设计中,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专注于对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培养,以简洁精炼的作业设计来有层次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
(一)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换常新的语文作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所以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局限于书面作业的布置,要注意作业种类的常换常新。可以从学生的年龄认知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喜欢完成什么种类的作业,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在思维的海洋中自由翱翔,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其生活常识和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比如低年级教材非常关注形象性的构字方法,为了加深并巩固小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记忆,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为学生举一个形象的例子:“穿”是翘舌音,看,上面的穴表示洞,下面还有一颗牙呢!小老鼠用自己的牙齿打穿了一个洞穴,这就是——穿[2]。“穿”也可以表示穿戴的动作,穿鞋子、穿袜子、穿裙子。
我们今天的作业是“看”、“听”、“玩”,你们可以想到什么呢?”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生动的生活环境中学生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课本之外的更多的语文知识,并更好地识记和应用汉字;又如《鹅》《静夜思》《寻隐者不遇》等诗呈现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之后,设计一组画画的作业,让学生将这首诗中描绘的故事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使作业更加生动,也更加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
(二)注重适度与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技巧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促进他们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几年前的新课程标准中就已经明文规定,要给学生“减压”,但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实施,相反地近两年学生的学业负担更胜以往了。教师要明白的是,合理的作业量、适当且有强调意义的作业内容以及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做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以自主、高效地完成语文作业,才是保证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掌握的前提。
比如,在语文单元《语文园地》模块中的“我爱阅读”小节中,教师要以适度性和开放式为原则,优化课后作业内容,同时作业设计应和课堂设计相辅相成,为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后作业,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练习、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比如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自行阅读新课,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中讲一讲,文章说了什么,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在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小组扮演角色展开对话,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学习成绩[3];还可以和家长互换角色,将一天的学习内容转换成睡前故事讲给家长,增强亲子沟通的同时,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体验,让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进而弄清楚如何学以致用,满足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注重生活与体验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给予学生多感官体验作业设计是提升写作业情趣的关键。教师应当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相关需求,把读与写相结合,避免作业形式的单调,让多元化特色体现在作业设计中,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共同体验的作业效果。
例如,在教学开展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知识内容时,可以通过构建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比如运用生动活泛的画面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童年的有趣经历,并与学生共同分享,拓展学生的词汇量,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将知识内化的基础上付诸于实践,也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灵感。也可以简单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比如题目尽量简短、优美。要注意积累“乐不思蜀、五彩缤纷、阳光明媚”等美词佳句的应用,同时要注意重点描绘文章的点睛之笔,比如有趣的地方或内心的感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萌发更多创新的灵感[4]。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业的成功设计可以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对今后的语文学习也将产生深远的有益影响。教师必须要重视语文作业的价值,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在布置的过程中注重层次性与实践性,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切实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得到认同,收获成功与喜悦。
参考文献
[1]范万娟.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J].新课程,2020,(38):192.
[2]李春光.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教学价值与设计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9):91-94.
[3]孙莹莹.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20,(24):165-166.
[4]李蕤.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学低年段语文作业设计创新[J].语文课内外,2020,(22):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