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曾玉娟
[导读] 民间游戏具有日久岁深的特点,并且其还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普及程度,不仅有助于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曾玉娟
        四川省内江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民间游戏具有日久岁深的特点,并且其还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普及程度,不仅有助于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对幼儿身心素质的提升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并且其还具有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作用。基于以上,文章首先阐述了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然后重点就开展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提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字:浅析;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引言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引进民间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游戏具有丰富度较高和趣味性较强的优势,因此十分受幼儿的欢迎,可以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情,另外开展民间游戏活动,还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仅如此,民间游戏还具有复杂程度较低的特点,所以说民间游戏十分适合幼儿。
1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幼儿生理机能的发展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有意识的锻炼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心理等机能的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1]。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民间游戏教学实践中,能够设计很多跑、跳、跃等游戏活动,这些游戏一般是在户外进行,通过设计游戏障碍,让幼儿利用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进行“闯关训练”,并在这一过程中克服胆怯、害怕、不自信等心理障碍,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1.2有助于发散幼儿的思维
        思维是幼儿学习各种知识的先决条件,思维的开发和锻炼是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其目的就是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游戏就是其中行之有效的一种,通过民间游戏幼儿的认知会实现对事物由表层到理性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例如,幼儿教师可在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基础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性格喜好等因素创设有助于发展幼儿发散思维的游戏,以小班幼儿为例,幼儿教师可组织幼儿展开“摘果子”游戏,在操场的一端放置若干水果篮子,在操场的另一端设置起始点及水果运输终点。以“U”字形为依托设置游戏路径,鼓励幼儿完成摘水果游戏任务,在操场中间设置“障碍”,要求幼儿不得触碰相关障碍,一旦碰到相关障碍就被淘汰出局,这就需要幼儿应用发散思维想办法在不触碰障碍物基础上顺利拿到水果并运送到终点,继而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1.3有助于发挥启蒙教育的积极作用
        幼儿教育又称启蒙教育,提高启蒙教育的质量是促使幼儿不断发展进步的最有效途径,启蒙教育对幼儿智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会在启蒙教育中得到提高。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之前,幼儿教师应尽可能的选择能够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民间游戏内容,而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幼儿接人待物能力的培养上面,最终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2开展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的有效策略
        2.1致力于创设欢快、愉悦的民间游戏氛围
        在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过程中,创设欢快、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体验感受,同时对幼儿游戏热情的激发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实际上,小组游戏形式是民间游戏的主流[2]。比如,教师可以提高翻绳、跳远等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普及程度,以此为幼儿体力的增强提供保障。另外,要根据幼儿性格特征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游戏形式,确保游戏氛围的轻松和谐。

例如,在幼儿年龄比较小的时候,他们比较喜欢单独进行玩耍,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为幼儿准备弹玻璃球、编花篮、老鹰抓小鸡等游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加入到不同游戏中,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幼儿都能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当幼儿年龄逐渐提升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倾向于集体类型的游戏,就可以为幼儿准备拔河、击鼓传花等民间游戏,让整个班级的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在集体中感受游戏的乐趣,使整个教室中布满欢声笑语。
        2.2致力于提高民间游戏的开放性
        自由、开放的民间游戏,更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进而幼儿就可以更好的体会民间游戏的魅力。但是在实际的幼儿游戏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将游戏内容完善程度的提升放在首要地位,这不利于幼儿发散、整合思维,同时还会使幼儿在民间游戏过程中变得更加被动。基于此,在幼儿园的民间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尽可能的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还应适当的给予幼儿更多的权利,例如,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同伴的权利;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的权利,这样一来,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就会变得更强。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放权并不等同于幼儿全程自主进行游戏,而是幼儿教师应适当的给予幼儿引导,以此保证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3]。
        2.3致力于民间游戏的创新
        民间游戏玩法单一不利于调动幼儿的民间游戏兴趣。基于此,幼儿教师应尽量增加民间游戏的玩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立足于民间游戏的特点,结合幼儿自身的看法,提高民间游戏的丰富度和新颖度。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要将精力和时间放在游戏资源丰富度的提升上面,为幼儿游戏互动性的提升提供支撑[4]。比如,在丢沙包的民间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沙包替换成另一个物体,此物体可以是飞镖、各种球类等等。在实际的民间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沟通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同时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会变得更加容易,最终为幼儿的不断进步保驾护航。又如,“投壶”游戏,这个游戏在古代是将箭射到壶中,达到娱乐效果,并展示自身的射箭实力。幼儿教师可以将这个游戏进行改良,用小盆和小球代替了壶和箭,用来训练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游戏中,非常希望能够提高自己“投壶”的准确率。同时为了增强娱乐性,可以为幼儿划分不同的距离,设定不同的分数,让幼儿可以灵活选择难度,来展现自己的“投射”能力。
        2.4致力于开发各种游戏资源
        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如果幼儿园具有足够的流动资金,那么幼儿园就可以将操场面积的扩大安排到日程上来,这样一来,幼儿游戏空间的扩大也就不再是空想了。就器材的开发方面而言,幼儿园教师应将安全性较高的器材的开发重视起来,同时教师还不能忽视所开发器材色彩的丰富程度。第三,教师可以着力于新游戏的开发。例如,老师在开展“老鹰抓小鸡”游戏活动的时候,可以将班级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开展民间游戏活动,通过剪刀石头布或者是手心手背,来选出一个老鹰和鸡妈妈,让幼儿在鸡妈妈扮演者的后面进行躲藏,每一个小组也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来比一比谁的老鹰最厉害,或者是在同样的时间内,哪个小组所剩下的小鸡最多,以此来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合理的锻炼他们的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学前教育中对其的应用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使传统民间游戏在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的过程中重获生机。
参考文献
[1]于娟丽.探究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民间游戏活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82-83.
[2]付玉红.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J].中华少年,2020(08):14-15.
[3]黄晓梅.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9(02):46-48.
[4]石安莉.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实施的意义和开展途径[J].好家长,2018(86):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