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曾令频
[导读] 实验教学是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曾令频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堡中学,广东 汕头 515100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系统分析了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策略,首先分析了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之后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引言: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内容。物理学科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原理、公式等相关理论知识,使得学习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物理教学需要,需要采用科学的策略来完成实验教学。
        一、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中物理学科改革的深入推进,物理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如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验教学的比重相对较小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对物理原理以及考点知识的讲解,尽管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运用实验的方式进行演绎与归纳,但由于课时以及教学任务等方面的原因,教师主要在课堂上将实验内容以口述的形式来讲授,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不能够充分理解,特别是在作答物理实验试题时,在没有亲自参与实验操作的前提下,不能够对试题中的物理现象有着理性的认知。
        (二)实验器材与教学要求不相符合
        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开展,设备是基础与前提。有的学校虽然具备相对专业的物理实验室,但是实验器材不够完备。有的实验器材相对陈旧,学校运用该实验器材进行具体操作时,得到的实验结果不够准确,得出的错误实验结论容易误导学生。有的实验器材相对缺乏,已经不能够满足教学乃至学生的需求。
        (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升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中,其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教师在实验室的讲台上操作,学生在观看教师的操作过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尽管学生完成了物理实验任务,但是主要是在模仿教师的实验操作,并没有融入自己对该实验内容的主观思考。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够察觉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与细节。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操作能力需要通过主观思考加以提升。
        二、新形势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应将实验部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与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机结合,突出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其教学策略可从以下层面进行着手:
        (一)设置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境
        物理学科中的实验,是与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密不可分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机械式的实验教学形式,在课堂上设置该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引导下参与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做频率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正式做实验之前设计一个活动,即让每个学生测试自己在五分钟之内眨眼睛的次数,让学生理解身边的物理现象。之后由这个活动入手,让学生带着对频率知识的好奇心,正式进入到频率实验的相关环节。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理实验现象,为做好实验、得出正确实验结果打下基础。


        (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
        学生是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主体。物理教师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主动性,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主动思考与分析,不断完善实验的操作步骤,对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沟通交流,真正地将实验课堂“还”给学生。例如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实验时,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弹簧秤等相关器材进行具体操作,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多组实验,让学生对得出的这些数据进行认真比对,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另外,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的课前预习准备环节,在正式开始实验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对该实验有关的内容进行认真体验,并在实验课教学正式开始时,将自己体验的结果告诉教师,带着这个结果进入到实验课堂,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自问自答”,得出结论。
        (三)运用“信息技术+实验器材”的实验方式
        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应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高中物理实验课堂要在健全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两者的结合。例如学校要建立物理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大数据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操作步骤、所需的实验器材等进行汇总,引导学生可以“自学”使用该平台。学生在平台上可以找到通过实验所呈现出来的具体景象,从而与自己的实验相对照,找到差距与不足。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利用该平台,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打开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运用该平台“自行操作”,将物理实验教学向课余进行延伸。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
        学生不仅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环节中,而且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可以对实验内容进行自主探究。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对实验的课题进行选择,在实验室中选择相对合适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的具体流程。例如进行“多用电表的使用”这一实验时,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的需要,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多用电表的效能加以对比,从而了解到多用电表的实际工作原理。教师除了让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操作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原理知识来组装相关的实验器材。从实验器材再到实验步骤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物理素养,为进一步的物理研究提供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采用层次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
        由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以至于有的学生擅长于物理实验,有的学生则擅长于物理“题海战术”,还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完全陌生。鉴于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层次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授课时,可以面向不同的小组进行集中授课,选择难易程度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内容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小组之间要进行实验操作的交流,大家共同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与进步。
        (六)通过校际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每个学校在从事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不同,学生进行实验机会越多,其视野也更加宽阔。因此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就物理学科教学进行合作,在资源上进行共享,给学生提供进一步开展物理实验的机会。学校物理学科的教师带着学生可以到合作学校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对方学校在物理实验教学上的好做法。除此之外,学校可以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建设该学校的物理学科。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综合水平,派部分学生到相关企业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将实验教学与生活实地参观相结合,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结语: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物理教师要提升实验教学的频度,通过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物理原理的规律。随着物理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新的实验器材、教学方法等将不断涌现,教师要以此为契机,以创新的思路研究实验教学的具体策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于秀丽,牟洪臣.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授之以渔”——良好物理学习方法的养成[J]. 考试周刊. 2011(41):163-164.
[2]董恒安. 谈高中物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7(Z5):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