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艺芸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学校 363705
摘要: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的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受到身心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直观化的感知与体验的接受程度更深,由此,轻松愉悦的游戏化课程模式引入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较于传统模式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比较枯燥,单一的授课形式,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进而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本文首先对游戏化教学的内涵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今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游戏化模式的引入提供实践经验,仅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 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游戏化教学,就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展开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针对每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目的,并结合教学内容及整体的课程脉络,以全体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的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及心理特征特点,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游戏化设计,在游戏化活动的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内容及知识点进行展示学习,并加深巩固理解,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过度引导,缺乏自主探究
现阶段,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自主探究意识,教师容易对学生产生过度引导,把得出最终数学结果作为直接目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依照教师的思维引导以及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解题技巧方式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忽略了自身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养成,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倘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对于核心数学素养养成十分不利,会对下一步的数学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二)预设形式单一,缺乏课堂趣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结合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目的,运用问题预设的教学方法,在先前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数学课程内容。问题的预设形式相对单一乏味,过多的采用同一种形式的教学手法,反而不能获取预期的教学效果,致使数学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然而,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这对于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不利。
(三)教学模式固化,思维拓展不足
在传统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依据课程目标及教学目的进行课程设置及规划,教学内容采取灌输式的形式,通过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接收数学知识,致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思维的拓展仅停留在教师授课环节,致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不深,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的实践运用能力不足,无法让学生进一步的发挥数学思维拓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游戏教学,切入教学目标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创设要依据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核心数学素养为前提,通常情况下,教学目标分为技能目标,素养目标,知识目标,并以此结合教学内容中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设计。例如: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一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认识并熟练掌握不同长度单位的运用,教师可以依据课程内容,让学生分小组开设比一比的游戏化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用20厘米直尺分别测量课桌长度,通过测量掌握厘米的长度概念,再以小组为单位,将5把20厘米的直尺拼接在一起,测量出总体的直尺长度为1米,并得出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目标。最后,通过分组测量每组学生每人的身高,并估算出数值,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实现素养目标。
(二)创设游戏教学,培养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引入可以合理的辅助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用数学的逻辑和眼光来观察事物。因此,游戏化教学模式在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形成。例如: 在小学六年级上册 《圆的认识》 一课中,教师设计游戏化教学手法让学生分组,分别用一只铅笔和一根线在纸上画圆,最先完成3个圆形的学生为小组冠军。在画圆的过程中,有学生发现,只有时刻保持线的固定长度才能画好圆形。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圆形本质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终得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种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同样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三)创设游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结合游戏化的教学手法,为学生创设充分交流的数学学习平台,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的交流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例如: 在五年级上册 《植树问题》 一课中,有如下问题,在50米长的大道边上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教师首先抛出问题,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得出每个小组的预设结果,然后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每个小组在一根50厘米的线上打结,每5厘米打一个结的方式得出最终结果,先完成的小组获得冠军。最终,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两端都不植树为9棵,一端植树为10棵,两端都植树为11颗,通过这种结合游戏化的自主探究方式,可以进一步的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养成,提高数学探究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对数学的自我探究能力,从而拓展自身的数学思维,有助于良好的数学习惯和数学素养的形成。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相互结合,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在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中,以最佳状态接收数学知识,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知识点的记忆程度,并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再者,小学生因受到本身身心发展特征的影响,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的接收程度因人而异,相交于直观化,结合动手实践的游戏化接收知识的形式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形式的知识灌输手段进行革新,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及流程,注重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素养养成,由此可见,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良性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