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霞
义乌市宾王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在课堂教学当中,课堂提问属于重要环节,能够对教学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而有效提问能够激发儿童思维,对其注意力进行有效集中,促使儿童积极进行反思,促使其对自身不足之处加以认识,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小学时期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儿童提问习惯以及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习惯;提问能力
前言:近些年来,伴随新课改逐渐推进,课堂提问被赋予更多功能以及意义,同时还面临着相应的改革要求。为此,数学教师需对提问环节加以充分利用,强化和儿童间的互动,有效激发儿童思维,进而促使儿童对数学知识以及技能进行掌握。所以,对小学时期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儿童提问习惯以及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促使儿童敢于提问
在小学时期,儿童具有的好奇心非常强,本应当积极对教师提问进行回答,及时提出自身不理解的问题,但在教学当中却刚好相反。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氛围太过沉闷,儿童产生较强的畏难心理,害怕提问。第二,一些儿童性格较为内向,常常担心提问被教师忽视,或者遭到教师或其他同学嘲笑。第三,一些并未对基础知识进行扎实掌握的儿童,好动问题都懂不明白,其需要教师帮助。然而,这些儿童常常担心提问没有价值,会受到伤害。为此,课堂之上,数学教师需打消儿童顾虑,把教学内容当作依据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对课堂气氛进行活跃,促使儿童敢于提问。针对性格内向的儿童,其在提问期间较为紧张,无法进行清楚表述,此时教师应当给予其一定鼓励,以此来对其紧张情绪进行环节,促使其对问题进行清楚表达。针对基础知识并未掌握扎实的儿童,数学教师可引导其把不理解的一些问题大胆提出来[1]。同时,教师还需给儿童树立起良好提问榜样,促使儿童积极提问。比如,开展“物体观察”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借多媒体实施情境教学,促使儿童对三个立方体拼凑成的图形形状进行直观观察,并且让儿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借助想象、观察以及验证过程,对儿童空间观念以及推理能力加以培养,有效激发儿童的数学兴趣,并且对其合作意识加以培养。
课堂之上,数学教师可借多媒体对立体图形进行播放,如动漫人物与汽车等,借助特效让图片进行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然后让儿童对图片变化进行观察。完成播放以后,数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观察到哪些变化?通过对多媒体进行运用,儿童可以对图片变化进行清楚观察,积极参与到问题回答之中,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
二、创造更多提问机会,促使儿童经常提问
为了对儿童提问习惯以及能力加以培养,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多为儿童创造一些提问机会,促使儿童经常提问,这对培养儿童良好提问习惯非常有利。课堂之上,一些教师一味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未与儿童进行有效互动,也没有给予儿童提问机会。长此以往,儿童就会形成不动脑、不发言以及不提问这些习惯,一味对数学知识进行被动接受,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进而对其学习效果造成影响。为此,数学教师可多为儿童创造一些提问机会,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其提问意识。比如,开展“三角形”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让儿童寻找现实生活当中的哪些建筑物与日常用品运用了三角形具有的特性,同时在白纸之上绘制三级哦啊性,思考为何其叫三角形,此图形为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数学教师让儿童带着上述问题进行预习,自行寻找答案,及时记录不理解的一些问题,然后在课堂之上提出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按照儿童具有的个体差异对其加以分组,让儿童对各自问题进行交流,对重要问题进行确定,之后由教师进行集中讲解。当教师对儿童提问逐一解决以后,并不代表儿童没有问题。此时,教师可对三组数据进行展示,1、2cm、3cm、5cm;2、2cm、2cm、2cm;3、3cm、4cm、5cm,让儿童进行分析,并且亲自动手进行拼剪,看一看哪组数据可以拼成三角形。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以及扎实掌握。同时,在此过程之中,还能对儿童提问习惯以及提问能力加以有效培养[2-3]。
结论:综上可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教师需着重培养儿童的提问能力以及习惯,这样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促使儿童在提问、分析、思考以及总结当中发挥出自身探究欲望与积极性。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促使儿童敢于提问,创造更多提问机会,促使儿童经常提问,传授儿童提问方法,促使儿童学会提问,进而有效培养儿童提问习惯以及提问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和平.巧问引学趣,激思促发展——关于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135.
[2]叶云.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论探究教学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04):140.
[3]杨梓艺,艾珊珊.问题教学法在小学高段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3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