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翠
四川省内江市第九小学校 四川简阳 641100
摘要:数学其本身就具有抽象性,而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心理,还是智力等各方面的发育并不成熟,而数学教师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无疑是无法提升学生的成绩与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实际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问题情境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将原本复杂的题目转变成简单易懂的问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非常有利,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设计;运用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其中小学课程中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因为学习数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而且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教导学生如何使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提升。
一、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期间所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无法实现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问题情境教学方法之前,需要事先对学生当前的情况进行调查,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进而实现因材施教,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并不了解,而且所讲述的内容过于单一且枯燥,对学生的耐心较少,尤其是对一些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并且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对于问题情境设计与运用不够熟练
小学数学教师实际对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准备使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环境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在其中需要融入新型的设计理念,与对数学知识实际运用,以此来提升学生地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实际设计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对于问题情境的概念理解过于片面,没有将其充分的运用,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以此来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对于当前所能使用的教学资源运用不够充分,没有将问题情境的设计与运用实行有机地融合,以此来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实际情况的需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问题情境设计与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创建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正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期间,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是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而数学教师使用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新的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不管是思维,还是经验都不是非常丰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期间,需要将本节课所要完成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最适合当前学生的问题,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认识钟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等先进的设备进行教学,或是直接让学生观察班级中的钟表,在此期间,教师设置一些尤其的问题,或是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比如猜字谜,将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与游戏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生在教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问题情境中需要具备实践性
数学知识本身就十分枯燥乏味,而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过于单一,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数学知识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变的更加丰富多彩,具备多元化,也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连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索,生活中哪些事件与数学知识相一致,使用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如何解决数学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数学教师在构建数学问题情境期间,需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的教学目标,准确找到学生的特点,创造出更加具有实践性的问题情境。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使用问题情境教学,并且保证其能够顺利实施,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技能,能够灵活且充分的使用问题情境,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将问题情境教学用于数学课堂中。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期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而教师需要对自身所教授的内容有一个深刻地理解,并且对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当前的学习情况做到充分地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经验,在课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分析,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或是不足之处,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意见,进行分析其自身是否真的存在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真的存在问题,这时教师就应及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正,以保证后期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的方式,有效提升整堂数学课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合理使用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实效性,还能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等。因此,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期间,需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堂目标等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出具备多元化、趣味性、优质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青青,卫宝华,郝利玲,王一军. 小学数学中“问题情境教学”的设计原则及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18):169-170+173.
[2]黄小平.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与教学方法之探索[J]. 新课程(中),2017,(07):143.
[3]张丽.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J]. 学周刊,2016,(2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