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颜财旺
[导读] 努力发挥学科优势是当下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在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的事情。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独立思考,并且在生活中拥有更强的实践和思维能力
        颜财旺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 362000
        摘    要:
        努力发挥学科优势是当下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在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的事情。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独立思考,并且在生活中拥有更强的实践和思维能力,数学相关知识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进行此类方面的引导,也能对于如何让学生更加全方面发展指明正确方向。本文以此展开讨论,找到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收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参与度低下的学生缺乏对于数学知识的热情,这样的传统课堂对于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都有或多或少的束缚和限制,而学生热情较低也让厌学的几率大大增加。所以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数学充分发挥其学科特色,就应该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一、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并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思考是需要两种因素的,一种是智力因素,一种是非智力因素,这也正是思考的整体过程系统和复杂化的独有特点。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如果可以自觉探索学科知识,体会其中的乐趣,这样才能更快的进入自主思考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思考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教师的任务就是将新进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引入日常课堂之中,在教学方法中使用多样灵活的手段,更多结合实际情况,教学中也要加大多媒体的使用力度,让学生尽可能的将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上,这样也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打下坚实基础【1】。
        
        二、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勤于思考
学生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而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积极激发学生想象力,提升个人思维能力,纠正学生对于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心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
        
        合理问题的设置,除了让学生可以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课堂学习中之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和他人积极进行讨论,这样互动性的教学过程在充满趣味性的同时,利用了学生尚且年幼充满好奇的特点,既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又培养了良好的思维能力。


        
        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只是枯燥的讲解定义概念和学术特征的话,学生的被动接受会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厌烦并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在实际讲课中,应该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问题进行合理设计,结合实际,让学生动手去测量边长计算面积等等,加入实践性的课堂与理论相结合,可以瞬间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结束实践后,教师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问,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积极思考,并与同学进行讨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完全投入学习中,也实现了自我独立思考的过程,老师增加在课堂的最后进行答疑解惑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对问题的了解更加充分和深刻。
        
        三、通过奖励敢于质疑学生的政策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一个良好习惯,也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最终体现。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合理进行课堂问题的提问后,对于学生的学习程度也应该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教师在后面传达解题技巧和方法时有一个良好的输出环境【3】。
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于三角形内角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如果某学生在实际测量计算后得到的结果是179度,那么,教师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去否定这个学生,而是鼓励这个学生敢于公布自己实际测量的结果,并且对于结论进行大胆提问和质疑,帮助学生再次改进测量方法或者是计算方法,接着进行再次实践。在得到正确结果后,教师对于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总结,并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时间讨论和修正误差的过程,也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独立思考的过程。
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避免横向比对行为,如果教师进行有意引导,那么学生就容易产生相关的攀比心理,过度的竞争想法会让学生受到不好的影响,也会影响课堂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质量,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负面效果。
        
        四、结束语
        结合上述讨论,教师在进行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时,应从培养学生长期思维能力进行着重引导,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并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让学生多实践,多动脑,提升综合素质。新时期之下,教学内容不应该仅限于书本,而应结合于学情和实践,以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为基础,鼓励学生质疑和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这样才能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本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杨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69.
        [2]王建红.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17):134-135.
        [3]杨瑞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