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吴剑群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活动中,也已经成为了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吴剑群
        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浙江省义乌市  322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活动中,也已经成为了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当前的学习,也对之后的学习,甚至是终身生活起着巨大影响。在当前的时代中,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将从此话题出发,首先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然后再分析一下融合现状,最后再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教学实践
引言: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非常先进的技术,教育部特别强调要将它与教育深度结合,因此为了响应教育部的要求以及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活动中被广泛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由于其具有的抽象性,对于还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还是非常有难度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给小学生教授数学知识非常必要。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相比其他学科更需要逻辑性,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都是以语言文字来表达,非常抽象,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去真正地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对于很多知识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方便教师利用图像等方式来解释数学概念,能够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形成一种冲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学习氛围中,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一旦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将理论化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二)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往往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的教学模式非常的单一,学生在这种形式下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厌烦心理,会觉得数学知识非常枯燥,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充分地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师无论是在新课教授中还是在知识复习中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学习,可以避免让学生一直处于单一且重复的模式中。
(三)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对空间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概念,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记忆。在空间知识中的“体积”点上,学生对一个具体的数字并没有充分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动画模式让学生三百六十度地理解“体积”,其次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体积”类的视频,例如“乌鸦喝水”,在乌鸦扔石子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水位的变化进行观察,从而更加形象地理解“体积”,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现状
        (一)教师观念陈旧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非常的简单且枯燥,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适用了许多届学生,没有必要进行改变。并且教师还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会让学生过分依赖于互联网,并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耽误学生的学习。因此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观念陈旧,信息技术利用地并不充分,教师不仅不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也不会教授学生如何在课下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
        (二)教师专业度不高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首先要学会使用电脑,并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制作精品课件,然后将它呈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一些教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会主动地去学习互联网技术,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去进行,对一些教学软件的熟练度并不够,这都是由于教师的专业度不高造成的结果。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入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对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一个非常完美成功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有限的教学材料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有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缺点,但如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还能帮助教师更好的优化教学设计,从而让教学设计更加适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根据教学设计顺利的进行自己的教学活动,保证自己的教学进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主要场所,但是由于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非常强,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很难在一堂课中集中所有注意力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首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将自己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例如教师可以制作精美课件,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播放视频、动画,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数学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但是小学生的能力还处在萌芽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教师又不可能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讲解,作为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的使用信息技术去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例如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传到学习资料库供学生们下载,学生可以随时的进行观看,以此来达到知识的巩固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自己的疑问,利用一些搜索引擎或者一些学习软件进行学习。
        在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引导,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的心理。例如教师要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我学习时,可以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并严格控制小学生的上网时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但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并做出改变。
参考文献:
[1]于海丽.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J].教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9:67.
[2]李海凤.信息技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和方法在研究[J].速读旬刊,2014,10:130.
[3]彭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