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温雄清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温雄清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金垌镇金垌小学 广东 茂名 525352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关键词】: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 应用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上的数量关系,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上的空间图形,要采用动手操作的方法。
        一、有效利用小学生天性引导其动手操作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都是枯燥无味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才会使得知识真正进入学生的脑海。动手操作是当下教育行业深受广大教研人员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就可以有效地将动手操作实践应用到教学当中去,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动特征,还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例如,在对小学六年级 “圆柱与圆锥”这一课中的“圆锥”进行教学时,就可以有效应用动手操作实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锥体,相信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学生们会记忆得更加牢固,并且在解答关于圆锥的应用题时也会更加轻松,因为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实践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操作为学生设计合理地动手操作教学环节。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也要帮助学生如何进行思维逻辑分析。例如,以学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我会让学生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进行思维逻辑分析,然后将这几组图形发放到每个小组的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完成答案的探索,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凤花.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
        [2]唐立颍.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