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杰
安陆市第二高级中学 湖北安陆 432600
摘要: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伟大祖国虽然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人和事。疫情终究得到有效控制,先进人物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表彰,但是在抗击疫情中凸显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古语有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当正视不足,在后疫情时代不仅要继续巩固抗疫成果,还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疫情、德育、思政课、中学生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谁都没想到在临近春节时,一个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不速之客肆虐神州大地。虽然最终在党中央的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全国各地都按要求实行封闭式管理,但仍旧有一些“任性”的人不服从管理、拒不执行疫情期间的相关规定,为防控“添堵”。这些不按防疫要求去做的人群中,既有年龄大的长者,也不乏一些青少年。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老师,每每看到这类新闻时,我非常痛心,值此关键时期,全国上下一盘棋,大家都在为防控疫情而努力,有多少人在为防控疫情而忙碌?有多少医务工作者在一线奋战和倒下?但为什么总有人偏偏不按要求去做呢?笔者认为这些人缺乏基本的责任意识,没有大局观念。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笔者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下面笔者谈一谈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该如何在政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早在2017年8月国家教育部就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但是很多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德育工作,尤其是高中在面对高考制度的唯分数论的冲击下,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们都在争分夺秒地探讨高考考点,德育渗透早已抛之脑后。在我国,有关德与才孰轻孰重的问题,自古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非有才无德之人。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下面我就谈谈怎样在政治课堂中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课堂上要充分抓住德育的时机
教师要仔细研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仔细钻研思想政治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的逻辑结构,对教材形成系统的认识,把握在课程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何时进行德育比较合适,要争取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听讲时很自然地接受德育,而不是生硬地把德育强行带到课堂中,那样做的话学生也会觉得很突然,效果自然也不会理想。
笔者在讲述必修一《经济生活》中如何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的时候,就对学生进行了诚信经营的道德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商家为了赚钱而不讲诚信的现象,例如有的商贩以次充好甚至卖假冒伪劣产品,有的商家先提高价格然后再以做活动打折为幌子出售产品,其实价格根本就没有下降。笔者在讲这一内容的时候就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告诫学生做人要诚信。在讲纸币的内容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明确告诉学生制作假币是违法行为,教育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要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拒绝接受和使用假币。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德育的内容
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5-18周岁,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此时他们的道德认知还处在发展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例如在讲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的内容时,笔者就结合现实中的事例,告诫学生金钱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虽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绝不是万能的,对待金钱我们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咱们中国已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这些都不容置疑。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钱的作用被魔幻般放大,金钱主宰着一切,人们变得焦躁起来,想方设法挣钱、捞钱,为了钱而疯狂,为了钱而不择手段,有钱的幸福,无钱的痛苦,有钱的是大爷,无钱的是孙子,这些思想意识无不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材也特意安排了这一内容,这也要求教师在传授这些知识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
三、巧设情境,寓德于境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自觉思考问题,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也受到德育熏陶。例如在必修一《经济生活》中讲解企业的经营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来从事企业的管理与经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让自己的企业脱颖而出?让学生们思考、讨论并派代表回答,教师再进行补充和总结。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教材所讲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到作为企业必须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重要性。这就很好地把德育工作融进课堂教学中。
四、善用时政热点
思想政治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时事政治结合的特别紧密,高中生由于接触网络较多对发生在身边的时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又了解的不太全面,于是对发生的时事又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讲授的内容穿插时事,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时事的分析,往德育这方面引导。例如在讲授必修三《文化生活》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前一段时间香港发生的暴乱事件中很多香港市民的爱国行为,让学生体验到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高中生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在积极事例的感染下也会增强自身的道德品质。
后疫情时代我们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中学生的特点,既要传授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也要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理想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