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凤萍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大塘镇初级中学 546203
摘要: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岁月中,留下了各式各样的经典以及饱含哲思的历史故事,既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实的反映,也投射出深层的智慧与思想。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应用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开拓他们的视野和历史知识面,引导他们探寻真实的历史现场,走近历史,全方位地感受和领悟历史,以此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浅谈 历史故事教学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应用?
引言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历史学科当中来看朝代的发展史,每个历史事件的年代和主要人物都是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为了让历史教学课程富有趣味性,教师应当结合历史知识点内容融入历史故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通过融入历史故事元素,创设有趣的氛围
初中各科的教学课时都有固定的规定,一些历史教师在铃声响起的时候便开始了课堂教学内容,害怕耽误宝贵的课堂时间。然而,如此匆忙却容易导致教师忽视教学活动的前言环节。前言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学生此节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和重难点知识,而生动鲜活的前言讲授方式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始正式的教学内容前给学生讲述一个精心准备的历史故事,作为一个楔子,自然而然地将课堂教学内容引出。当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的时候,他们精力充沛且大脑活跃,能够快速地吸收和内化教师教授的知识。此外,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应该是新颖有趣的,譬如,教师在教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学生容易自然联想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因而,教师便可以选择一个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关的历史故事,通过这一方式将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结合起来进行讲述,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且激发其爱国情节和民族气节。
二、利用历史故事,凸显教学重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便是世界历史,另一方面便是中国历史,以历史故事为主简化知识点,将抽象知识点进行转化,确保学生充分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而初中学生主要处于13到15岁之间,历史课程针对这些学生来讲称之为相对轻松的课堂,其以感性认识为主,若涉及的理论知识与概念比较多,那么在理解层面将会存在难度,所以教师要借助历史故事,凸显教学的重点,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生动化与形象化,比如“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概念,教师可以给学生引进相关背景与产生的历史故事,调动学生自主性,促使学生全方位的认识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进程,由此加工历史课堂教学,体现教学的影响力与渲染力。
三、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仅靠单一的口述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基于此,各个初中院校都开始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优势。开始在历史课堂上引进多媒体器材,然后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培训工作。
教师通过网络技术收集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信息,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历史故事翻拍的电影、电视剧,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观看。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历史故事的发生时间和背景,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后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地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历史故事所起到的作用还在历史的课后教学有所体现,在课后老师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的历史知识有所增加,或者在课下与同学的讨论中不经意对他们进行知识的复习总结,都是能够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正面影响的。如果老师们能够有效地把历史故事在课后的教学中有效地应用进去,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还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历史知识,加强学生对于课上历史知识的参悟程度。比如,在学习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章的时候,老师可以在可课下积极开展历史活动,发放任务,让学生们自主查阅相关历史典故、历史资料,梳理清楚历史知识,并在课上以发言的形式与同学们进行口述竞争。在课上的演讲中,学生演讲的故事主要有《法国等级制度下的农民》《国王的演讲》《路易十六与断头台》《罗伯斯庇尔的墓志铭》等,经过此番活动,不仅能够在高效率地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还可以拓宽同学们的历史视野,让他们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子,提高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学习效率。
五、由小故事引发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历史课堂是给他们打开认识更广阔世界大门的通道,为此,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感性的模糊认知变为更加理性的分析和探究。但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都用于抽丝剥解,讲解历史理论,那么,日积月累,学生会逐渐由于厌烦而丧失对于历史的探求热忱,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更加局限,甚至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为此,教师一定要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替换理论化的枯燥教学模式,使得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升。譬如,在学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内容的时候,由于概念原本就较为抽象,用初中生的知识储备是难以充分理解这一概念的,因而教师便应当结合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事例来进行概念的具象化,为学生建立起一个较为鲜活的直观形象,利用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场景给学生输出概念拼图,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持续地革新。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引入历史故事的教学形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充实和丰盈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度,从而大大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滕菲.基于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6-7.
[2]张昕宇.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20.
[3]施梅.听故事,学历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二).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