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王菊
[导读]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王菊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三中学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都在不断渗透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引领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并在学习当中感受到家国情怀,从而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当中充满文化自信。本文旨在分析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首先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提高责任意识,让学生可以增强对于国家文化的自信。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因此需要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感受浓厚的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可以在历史学习当中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家国情怀是为了让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充满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的富强。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要产生对历史的尊重以及热爱,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的吸收历史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当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体会到历史背后的深刻含义。比如:在学习中华民族抵抗外国侵略时,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最后,渗透家国情怀,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对于初中生道德教育的培养,家国情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够对本国家历史充满喜爱之情。同时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素质观念。只有爱大家才能顾小家,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于家庭的热爱,使学生产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伦理意识,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具体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家国情怀意识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只是通过简单的讲解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而初中历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学习,对历史背后的丰富情感进行塑造,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历史教师将家国情怀的教育观念融入到教学当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水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1]例如:在学习历史过程当中,老师要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历史内容,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更要从历史背景当中感受到家国情怀。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民族大团结》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五十六个民族间共同繁荣的景象,并通过相应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还要结合如今的民族关系,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2、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家国情怀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当中,由于历史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理解,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历史知识进行拓展,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由于课本教材知识内容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需要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其进行优化升级,将教学内容与家国情怀充分融合,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历史教学,[2]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同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相关的影音,视频等,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背后的诸多故事,通过更加直观的形式感受历史。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再与今天的伟大祖国相对比,既能让学生牢记历史又可以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进行优化,同时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奠定基础。
        3、在生活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虽然历史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但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需要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拓展,通过古今联系了解历史背后的真正含义。同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今天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时,让学生们感受到社会变化的具体过程,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需要我们去更好的珍惜。在学习过程当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更加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距离甚远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所述,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将家国情怀充分融入到教学当中,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意识;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将家国情怀引入生活化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谢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
        [2]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