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 姜丽丽 蔡坤
[导读] 现如今,新课改已经落地,教师的授课观也应当做出改变,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之外,还需要将培育学生素养作为目的之一,与此同时,政治科目是高中的关键学科
        姜丽丽 蔡坤
        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现如今,新课改已经落地,教师的授课观也应当做出改变,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之外,还需要将培育学生素养作为目的之一,与此同时,政治科目是高中的关键学科,其中的内容不但比较冗杂,并且也十分的繁多,但是知识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关联,所以,为了更好地培育高中生政治素养,就需要借助于思维导图来完成授课活动。基于此,本文就以高中政治作为出发点,分别从展现政治概念、创建授课情境、完成学习活动以及巩固知识内容这几方面,探讨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提升教学品质。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导图;授课活动;对策
        引言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高中政治教师都受到固有观念的制约,在开展授课活动时喜欢采取“输入式”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展现出自身的主体能动性。而随着新课改的落实,教师也主动地革新了授课方法,思维导图也随之被运用在了高中政治科目的教育之中,并且也展现出了十分全面的效用,高中生的政治素养得到了更为高效地培育,政治课堂的授课质量也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对思维导图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加以探究极为必要,下文将予以简要论述。
        一、借助思维导图,将政治概念直观展现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中的定义概念都具备了很强的概括性,所以致使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不能在短时间内学懂,从而产生了认知偏差,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表现出了非常吃力的现象。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高中政治授课教师在向学生教授定义类课程内容时,便可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简化课程难度,让学生能够深度分析政治定义和概念,将书本中抽象化的课程内容,拆解成易懂的形象化内容,并且以图示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学懂更多的政治课程内容,确保高中政治课程授课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例如,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授课教师向学生教授“货币”相关的抽象化定义内容时,就应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一般等价物以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牛羊、布匹、食用盐等,同时参照不同实物在生活中特定的使用情境,对这些一般等价物的优点和缺点做出全方位的分析,在此之后将具体生活实物迁移至“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势探讨,使学生深切认识“货币”的本质。同时,在思维导图构建中,教师可以将不同一般等价物的构型、特点等结合具体而形象的图画予以展示,将“金银”“货币”“一般等价物”等关键词有机串联在一起,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探索、理解,以加深学生对“货币”概念的精准理解。
        二、借助思维导图,创建授课情境
        对于高中政治教育而言,授课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为学生创建出轻松、愉快的授课情境,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对于政治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致,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课堂的学习环境之中,以此培育和增强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可以说,教师创建出的授课情境质量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政治课堂的整体效果,以及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懂程度。

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时,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将思维导图的效用体现出来,并且将其他相关的课程内容,串联企起来,帮助学生学懂更多的政治课程内容。
        例如,在高中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教授“物物交换”相关的课程内容时,便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学生创建出生动化的探究情境:王明想要买一只母鸡,为生病的妻子熬汤,需要物物交换,请学生参照电教设施中展示的图示实物,设计出“交换”的方案,比如牲畜、贝壳、布帛、斧头、食盐融入交换方案之中,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并论证其可行性与必要性,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驱使下深刻理解物物交换的复杂性,以及其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不便,在丰富情境体验中认识“物物交换”的弊端,为后续教学开启给予了铺垫。
        三、借助思维导图,引领高中生完成学习
        基于高中政治课程内容多且杂,所以用来解释分析课程内容的案例以及图示也特别多,致使文本信息量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无法通过积攒阅读量而学懂相关的内容,长时间如此,就会由于阅读量不够而无法掌握课程重点,继而影响到政治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文本解读期间,授课教师应当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筛选课程重点,帮助学生简化文本难度,从而学懂更多的课程内容。另外,这种引领学生参照思维导图,筛选、提炼文本信息、案例内容中的政治知识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质的学习习惯,掌握高中政治课程内容的学习技巧,保障高中政治课程的授课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例如,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教授“纸币的发行量”相关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教材所呈现的案例与知识,组织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自行提取重点信息,并绘制思维导图,让每个学生完成一定量教学内容自学,让一个学生承担记录员,用符号、图示、知识框架等呈现不同学生的学习要点。同时,对于一些学生在思路、观点层面存在的分歧与差异,依托思维导图进行明确,为切实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掌控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而奠定基础。
        四、借助思维导图,高效地完成知识巩固
        在针对性巩固训练期间,应对一些比较繁杂、冗长的材料,教师也可以恰当将思维导图融入其中,用来帮助剖析材料,并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凸显出不同考查点和侧重点,让学生就自己对于材料的理解、对于案例的认识等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在必要性训练提纲或者思维导图的辅助作用下实现政治综合素养提升,使问题导向更加明晰化,训练发展更具针对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政治科目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关键意义已经毋庸赘述,同时其在高考中也占据到了比较多的分值,所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增强政治授课质量,培育学生的政治素养,也已经成为了教师们在当前的第一要务。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来说,务必要明晰思维导图的运用对策,继而借助于其来引领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政治内容、学习政治知识,因此,上文对这部分内容实行了详实探究,期望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枝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00.
        [2]陈振鹏.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43+45.
        [3]胡艳秋. 学科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