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何平
[导读] 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社会整体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其中能否正确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能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和高能力人才具有直接关联。
        何平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社会整体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其中能否正确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能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和高能力人才具有直接关联。对于法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多种不同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在帮助法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同时,为后续提升法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提供保障,从而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工作的开展。法学专业学生属于典型特殊团体的范畴,在社会要求、专业要求、职业要求、教育要求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性较为显著,需要采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式,为社会培养优秀法治人才。
        【关键词】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专业人才;法治建设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大高校通过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整体培养优秀人才。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明确努力方向,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趋势,法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效能,就要从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做起,同时辅导员和班主任也要紧紧结合法学专业特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属于开展“面向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群体,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内容入手,从社会定位、专业要求、职业要求、教育要求等多个特殊性进行全面阐述,为后续培养更多法律专业人才提供保障,从而实现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发展目标。
        1 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背景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管理体制,都是以“多块结合”的形式为主,在实际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间,同样也是以“条块结合”的形式为主。对于高校的二级学院而言,会根据不同的专业,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产生不同要求,主要是以块状的形式进行分布[1]。如果在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期间,条块工作难以结合,极易产生“责任分散效应”、“社会懒化效应”等多种具有形式主义的现象。
不可否认,对于法律、政治、道德而言,三者都属于同一个层次方面的问题,不能将“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专业学生”身上的应用,同时也不能将其看作为“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2]。不仅如此,“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并不是“两课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实际上属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范畴。对法学专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最有必要且最为典型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对法学专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紧紧结合法学专业特殊性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方案;将法学作为基础性依据,始终坚持特定原则,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对于法学专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而言,也要充分发挥作用,要与教学工作的法学教师沟通交流,不断加大合作深度,通过制定具有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明确“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法学学生从根本处解决问题。
        2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学生们的思想都比较活跃,尤其是知法懂法的法学专业学生。为了能够正确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将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作为基础目标,并要在整个教育的全过程中融入法学专业要求以及特殊性内容[3]。实际上,依法治国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并且具有艰难性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要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作为指导性依据,进而准确落实立德树人、德法兼容、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等各项工作[4]。对法学专业学生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是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法学专业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参与人员,为了能够为我国法治建设工作输入新鲜血液,就要对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进行综合考量,进而为社会里的人们生活工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本文在对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背景进行分析期间,通过将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普通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前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社会要求、专业要求、职业要求、教学要求四个方面,精准的展现出了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特殊性内容[5]。一是在社会要求方面,普通专业以社会和谐和人心安定为主,法学专业以依法治国和德行天下为主;二是在专业要求方面,普通专业是以修身养性和自我修炼为主,法学专业是以法理源泉和寻根求源为主;三是在职业要求方面,普通专业是以双方遵循和互惠互赢为主,法学专业是以第三方监督和惩恶扬善为主;四是在教学要求方面,普通专业是以正面引导和行为熏陶为主,法学专业是以正反辨析和执行统一为主。
3.1社会要求
从国家和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定位,主要就是为社会培养“国家机器的操作者”、“管理者”、“统治者”[6]。一旦发生问题,法学专业人才要充分发挥“裁判者”的作用,而并不是充当“运动员”的身份。从社会要求方面对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进行分析,普通专业学生主要就是对遵守法律和道德等内容进行学习,在严格遵循现阶段行业规则的基础上,实现互惠互利的目标[7]。法学专业在实际开展专业教学工作期间,主要就是将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作为教育目标,要使法学专业学生自身具备能够精准判断市场行为、个人行为、公司行为是否存在合理性的能力,并要全面掌握判断法律程度的能力。
从一定程度上对法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主要就是在社会中承担着“裁判”的职责,在治理社会和构建和谐环境的工作方面扮演着“法官”的角色。在日常学习中和后续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员的工作职能,真正做到惩恶扬善和匡扶正义[8]。同时法学专业学生也要对自身的社会定位具有全面认知,推动依法治国和德行天下等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不仅如此,通过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对依法治国和德行天下这两个度进行正确把握,如要通过用法律的“契约法则”和惩罚的“震慑性”引导其他各不同专业的人参与到社会“和谐稳定、人心安定”建设工作中。
3.2专业要求
对于普通专业学生而言,主要就是对道德和政治内容进行学习,其学习目标是应然的;而法学专业学生实际解决的问题都处于“不仅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的状态[9]。普通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就要要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上,为国家培养大量符合现阶段社会生活状况的好市民和好职工,这就要求学生从自我修炼做起,落实有关于修身养性的各项工作。但是法学专业则与之不同,如果是从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法学专业优秀人才实际上属于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甚至会处于权力的高峰状态,在后续实际工作期间,主要就是对“道德导向”和“法治导向”进行宣扬,进而成为国家机器和舆论的引导者。法学专业与普通专业不同,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自身进行修炼,而是在专业方面具有较高要求,进而使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专业要求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3.3 职业要求
普通专业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内容,最终学习政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理解和掌握现有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学习道德的目的就是要理解对百姓生活进行规范的意义[10]。普通专业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在后续职场中工作过程中,就会充分发挥“契约”精神,如在实际进行人际交往时始终都会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在实际对法学专业的职业取向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其是以政治家、法律家、法学家三种职业取向为主。但是如果法学专业的学生如果过于专业化,极易陷入法学专家这一角色中,不仅会过于强调法律的严肃性,同时也会忽视国情和案情的实际发展状态。如果法学专业人员始终都是完全围绕制度内容开展各项工作,在利用规则和解释规则的同时,还要攻击推动和修改规则,不可否认法学专业与普通专业的研究规则、利用规则、绕开规则都存在一定差异。法学职业与其他职业之间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这就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间对法学专业特殊性中的职业要求因素进行充分考量,进而提升法学专业学生实际工作期间的职业道德。
3.4教育要求
在实际对法学专业学生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间,并不是灌输式的进行教育,而是 要以辨析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并且始终都要以国家社会整体为依据来权衡利弊,在培养法学专业学生辩证看待各项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导法学专业学生把握好“度”。
如果将社会需求作为核心参考依据,对于普通专业学生而言,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内容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与道德相关的各项知识内容[11]。如各大院校准确落实学分制管理工作,削弱学生学习强制性,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空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法学专业学生从长远的就业岗位方面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自身岗位功能作用,对“道德导向”和“法治导向”进行高效宣扬;对于长时间接受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执政人员和律师而言,在闲余时间也要学习国外具有激进性的言论和思想,但是切忌成为“激进派”的代表。
在考虑到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特殊性的基础上,法学专业学生就要以辨析方式为主,准确解决“两难问题”。如治国之策中有关于“法家”和“儒家”的抉择;社会责任中“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取舍;刑罚和教育中人性善恶的抉择;职业精神中成功与正义的较量等,都需要法学专业学生以辨析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真正做到辩证性的看待问题。通过此种方式,法学专业学生从多个不通过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落实到论文、辩论会、报告会等形式上,进一步对具有哲学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还要将法学专业存在的实际案例与之进行融入进行论证。法学专业学生更易成为国家管理人员,其与普通专业学生进行比较,更需要具备辨析能力,如要做到全面接受正面和反面两方面不同的思想,通过应用自身辨析能力,对两种不同观点差异进行分析,从而保持客观性和精准性选择正确的协调与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通过对上诉各项问题进行分析,毋庸置疑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就要着重开展“面向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法学专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而言,在日常工作期间,也要重视自身“思想政治教师”这个身份,在精准掌握法学教学要求和特点的同时,将法学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为后续全面提升法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供重要保障。随着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社会整体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这就要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间,充分考虑其社会要求、专业要求、职业要求、教育要求,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同时,为社会整体长远发展和进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小亚.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003(003):164-165.
[2]王宏鹏.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生态建构[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20(05):32-37.
[3]陈欢欢. 高校思政课融合法学专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 科教导刊, 2020, 000(010):97-98.
[4]黄东, 朱林. 聚焦德法之思 探索辩论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的思辨之维[J]. 北京教育(德育), 2019, 844(01):90-94.
[5]米兰. 核心素养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研究[C]// 2019年广西[6]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 2019.
[7]文琴芬. 法学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 000(019):P.278-279.
[8]杨晓丹. 法学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 内江科技, 2019, v.40;No.299(10):78+101.
[9]李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法律观教育的意义和教育重点分析[J]. 作家天地, 2019, 000(013):P.92-92.
[10]张旖. 法律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探析——以新疆司法警官学校为例[J]. 法制博览, 2019, 000(029):232-233.猂
[11]易莉. 运用道德推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 000(008):117-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