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智元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体育组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中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进步。高中教育开展过程中,实施体育教学属于深入我国素质教育工作重要基础。然而,体育教学和其他的教学科目对比,创新体系属于相当重要的一个实践前提,通过创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新意,进而刺激其学习兴趣、思维。新时代下,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体能训练不可缺少。但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异体能训练相关创新体系一直不是很完善,下文将就其高中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创新体系进行全方位细致研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体能练习;内容选择
引言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板块。通过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又是一个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板块,是参与任何运动项目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有效的体能训练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体育体能训练的有效方法。
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能模块教学的现状
1.1学时安排有形无实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对一些体能项目修够一定的学时,如田径类项目为18学时,但有些学校只是把体能模块项目列入教学计划,并未真正实施。或者即使实施了,学时也大打折扣。原因有二:一是体能模块开课难。虽然目前新时代素质教育广为盛行,但应试教育的沉渣仍有一定生存土壤。学校为提高升学率,抢占优质资源,往往对高中体育课只是在口头上重视,国家大政方针喊得震天响,但光打雷、不下雨,在行动上给予轻视或忽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主科占用了体育课时间,体育老师也往往处于“光着急,实无奈”的尴尬境地。二是运动项目的选择使学时参差不齐。为提高学生对体能项目的参与度,教师往往无法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项目来实施。只是进行学生感兴趣的一些项目,如对较为枯燥、消耗体能较大的田径项目,能缩减学时,尽量缩减,甚至被都能广泛参与的啦啦操、魔鬼舞所取代。
1.2学段安排“争先不恐后”
在体能模块必修项目上,大部分学校都集中安排在了高一、高二阶段,特别高一第一、第二学期。高三阶段基本忙于高考,就不上体育课了。有的学校采取分散安排,在每年的体能测试前对学生进行突击性、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体测过关。无论这种集中性安排,还是分散性安排,都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和健康成长。
2在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当中体能训练创新分析
2.1展现体育老师在体能训练当中的重要地位
现有教育模式都是一师多班,因此老师都面临着很大的工作量,很难在体能训练上集中更多的精力,老师在体能训练知识方面也是单纯地效仿缺乏特色。以上细致分析后可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老师的作用相当关键,所以,高中学校若是想改善体能训练整体水平,第一,务必从老师自身着手,发挥其开展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应该从思想层面重视起体能训练,就各位同学执行出个体化训练方案。第二,和中学生展开思想沟通,增强他们在体能训练方面的意识,以此让学生可以更积极配合完成体能训练。老师需要呈现给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带动学生,激起他们在体能训练中的坚强信心。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就体育的认知或理解加以引导进行强化,协助其更好地认知体育对于每个人的影响以及对国家的影响,培养他们形成终身进行体育训练的良好素质,重新看待自身在体育锻炼中的学习活动情况。
2.2科学、有效地安排训练
因为体能训练成效需要每日慢慢累积,所以,就体能训练问题应该合理、科学地去安排,以此依据预期计划情况长期坚持。就学生个体来讲,应该将吃苦的准备工作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做好。当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之后,老师就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去落实具体的训练目标及训练内容。因为体能训练和过程中需要进行基础训练及专项训练2项内容,为此老师也应该就学生选取好的训练内容去具体筹划,以保证训练开展过程中不会轻言放弃。既能增强基础训练,老师还可以规划并安排好学生的基础训练及专项训练进行交叉训练,以免学生懈怠。与此同时,就训练内容来谈,需要保证其新颖性和复杂性,杜绝教学内容出现一成不变的情况,这一方面可以调起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会找到新的突破口。总结来看,合理且科学地开展体能训练可以改善学生的体能训练水平,然后掌握重要的体育技能。
2.3合理规划训练时间与项目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指的是综合专项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科学的负荷来加强学生的动作练习,从而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充分地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为学生参与各种运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提升一个人的体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同时也要高效地安排训练项目,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训练当中来。一方面,从训练的时间上来看,按照相关的科学数据,最佳的运动时间是早上的6点到7点以及下午的5~6点。在早上6~7点这个时间之内可以安排晨跑以及体操活动,如果在6点之前进行锻炼,太阳刚刚升起不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较低,对学生的身体是有害的。另一方面,从训练的项目来看,在高中这个阶段,提升学生的心肺、力量以及柔韧度是体能训练的重点,教师可以安排与这些目标有关的训练内容,比如俯卧撑、登山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等,在每次训练开始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热身,防止在训练中出现受伤。
2.4创新体能训练方式
高中体育教学在给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不能仅使用传统方法,其体育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务必完成好,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师可以就学生进行的体能训练予以创新。比如说,开展实际教学的时候,在教学内容层面上就可以插入团队合作的一些体能训练内容,让学生在训练中可以互相协作,这样一来他们的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实施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其常规内容就是速度的训练和力量训练及耐力训练等,运动技巧及体能训练都需要在体育课堂上去讲解、演示,为此老师针对学生的每项训练都要体现“劳逸结合”。在进行完强度训练之后,要留出放松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情绪。比如:就足球课来讲,首先可以让学生学习带球技巧,且进行强化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练习他们的速度及力量,随后将一些新的技巧及体能训练充分融合一起,让他们在快速传球过程中完成带球、来回跑,此期间要严格要求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情况,而且学生可以两两配合,以这样的形式对体育训练进行创新可以达到体能训练效果加倍的目标。
结语
体能模块教学是高中体育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代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唯有学校立足长远、高度重视,教师立足实际、教学创新,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能教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达成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浏.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体育科学,2018,(2).
[2]罗静.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7,(11).
[3]齐立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0).
[4]陈雁飞.高中新课标体能模块的匹配是提升学科素养的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2018,(11).
[5]胡国山.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