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坤
重庆市武隆区石桥小学408506
摘要:游戏,是小学体育课堂的“催化剂”。它能够让学生们活动起来,让体育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体育知识灵活起来,对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有着积极作用。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游戏的特殊价值,发挥游戏功能,辅助体育教学。在趣味游戏、趣味教学中建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游戏;教学应用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中学生有所不同,他们对游戏充满兴趣,游戏能够轻而易举的唤醒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落实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必须认识游戏的特殊作用。要以游戏为支撑,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在趣味游戏,快乐成长中搭建小学体育教学新课堂。
一、在准备阶段,趣用游戏,奠定快乐课堂氛围
准备阶段,是学生进入一节体育课的“开端”。开端是什么情感氛围,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一整节课的请感氛围。在过去的体育课堂准备阶段,教师更喜欢让学生们规规矩矩的跑步、伸展运动,虽然能够保持课堂的纪律性,但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僵硬化”,让学生对后续的体育运动毫无期待。
因此,在准备阶段,教师要善用游戏。利用趣味的游戏改变原有的准备阶段的活动,打开学生的身体机能。同时游戏的选择应用,能够 奠定快乐的课堂氛围,也能够得到准备阶段集合、训练的目的。
如在集合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开展快速集合反应游戏。通过计时,比一比哪个小组率先完成整队集合。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竞争力、合作力,也能够让学生在投入游戏时快速投入体育课堂;
再如教师可以将原本的慢跑热身游戏,改为“动作接力”游戏。即一个学生负责演示动作,其他学生要按照演示传递动作,其他等待的人要在原地跟随音乐节奏摆动。这样的游戏活动也能够达到激活学生身体机能的目的,能够为后续的体育教学做好热身准备,有别于传统热身方式。
二、在上课阶段,趣用游戏,快乐传递体育知识
在上课阶段,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所,有效的利用游戏。同时要注意体育器械的辅助作用,可以利用体育器械创编游戏,最大化利用体育器械,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1、运用游戏,趣味体育训练
在进行一些体育项目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产生
厌烦情绪。为了化解学生的这一情绪,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体育训练。体育教师就可以针对体育训练的内容,利用游戏,辅助训练。
如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的训练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学生的训练枯燥无味性,教师可以开展“传球捕人”、“运球互指”、“三角传球”等游戏。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运球、传球能力,也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训练中,感受训练的快乐。
2、运用游戏,突出重点难点
在体育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体育技巧,让学生掌握不到位。为了突破这些重
点难点,体育教师不要完全依赖于演示。而应当巧妙的运用游戏,让学生感受体育技巧中的重点难点。这样能够弱化学生在体育技巧学习中的抵触情绪,也更容易提升训练效果。
如在进行“跳远”时,学生们对下蹲时的手臂发力、身体前倾等关键点掌握不到位,很容易导致跳远时成绩不佳,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可以引入“跑格子跳”、“跨步跳”等游戏,让学生感受起跳时的身体变化,从而在游戏中突破体育运动的重难点。
三、在尾声阶段,趣用游戏,放松身心快乐收尾
在一节体育课的收尾阶段,学生们经过了高强度的运动,身体上些许疲惫。为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回归正常状态,适应接下来的课程学习,缓解学生的肌肉紧张状态。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轻松的游戏,让学生的身体松弛下来。同时以游戏做收尾,有着“言已尽意无穷”的积极作用,能够让学生对这节趣味的体育课回味无穷,对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也有着重要作用。
如教师可以开展“敲背捏肩”游戏活动,该游戏实际上融合了瑜伽的部分知识,能够让学生们的内心平静下来,排除浊气,回归平静;如教师还可以开展“围圈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止,花落谁家,谁表演。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们的身心放松下来,达到很好的缓解疲惫的效果,为一节体育课做快乐收尾。
四、在课后阶段,趣用游戏,延伸课堂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不要限制在体育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体育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开展体育游戏。
如在大课间,组织开展体育游戏;如定期举办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如开展春季运动会以及秋季运动会。这些体育活动能够延伸拓展体育课堂,也能够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当然,教师也要传输给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在课间以及在家中积极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锻炼。如跳绳、踢毽子等,这些体育游戏难度不大,但十分满足小学生的体育运动需要,也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式。
结束语:
总之,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更无可替代。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深刻认识游戏的特殊性,要利用游戏,协调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游戏的加入下,激活小学体育课堂,在快乐教学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佳;丽娜: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7年08期.
2.盛锦浩: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应重视融合体育游戏元素[J];田径;2017年03期.
3.赵荣福:浅谈低年级体育游戏教学[J];科技展望;2017年06期.
4.徐琼: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5.甘添飞: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