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谈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齐天超
[导读] 面对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各种低效因子,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对症下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呢?本文将从有效导入、有效合作、有效评价三个方面,详展开详细论述。

        齐天超
        河北省涿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部
        [摘 要] 面对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各种低效因子,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对症下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呢?本文将从有效导入、有效合作、有效评价三个方面,详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 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体育教学活动不温不火,学生学习热情亦冷亦淡,课堂教学评价或有或无……这些,都是初中体育低效课堂的典型“症状”。因为体育课堂的低效,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骤减;因为体育课堂的低效,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受挫;因为体育课堂的低效,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这,势必就会导致初中体育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既然对于初中体育课堂低效的原因有了清晰、明确、具体、全面的认识,那么,作为体育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就可以采取一些科学且合理、有趣且有效的策略,着力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窃以为,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有效导入不可或缺,有效合作不可或缺,有效评价亦不可或缺。
        一、有效导入不可或缺
        导入活动,是指在每节体育课伊始,教师让学生从身体方面、从心理方面、从运动能力方面、从体育知识方面等,做好充分准备的一项常规活动。尽管所有初中体育教师都对导入活动的重要性“心知肚明”,但是,仍有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对于导入活动的方法,却不甚了解。而这,也就使得初中体育课堂中,一些无效导入活动随处可见。譬如,在导入环节,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只注重让学生从身体方面做好准备,而忽视、甚至无视让学生在心理方面做好准备;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只注重让学生从运动能力方面做好准备,而忽视、甚至无视让学生在体育知识方面做好准备等。
        那么,为了有效导入课堂,初中体育教师究竟应该采用哪些有效方法呢?窃以为,有效的导入,不仅应该是有趣的,还应该是有序的;不仅应该是紧扣教学内容的,还应该是切合学生实际的。以“短跑”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笔者本着让学生活动身体、产生兴趣、适度运动以及了解短跑知识之目的,设计了一项“趣味接力跑”游戏活动。为了尽可能地确保“趣味接力跑”游戏活动公平、公正,笔者依据学生的短跑能力,对他们进行了合理分组。另外,与传统接力跑游戏活动不同的是,在此项接力跑游戏活动中,每一位学生在“接棒”的过程中,还要说出,或熟记一些与短跑相关的体育知识。譬如,如果在接棒时,学生能够准确回答与短跑相关的知识,那么,就可以迅速“接棒”。如果不能准确回答,那么,裁判员就会出示答案,并要求参赛选手大声朗读三遍。
        从本节课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游戏不仅能够起到热身的效果,还能够为学生学习本课做好心理准备以及做好知识铺垫等。
        二、有效合作不可或缺
        无论是在生活之路上,还是在学习之路上,尽管都可以“独来独往”,但是,相比于“结伴而行”而言,不仅少了许多欢乐,还会多了许多困难。“结伴而行”,在解决困难时,就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独来独往”,则不然,所有的困难,都要一个人“扛”。


        同样,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探究动作要领也好,掌握运动技能也罢,如果让每一位学生都“独来独往”,那么,他们探究的过程就会显得费时费力,他们掌握的程度就会略显生疏。相反,如果教师让学生“结伴而行”“小组合作”,那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会共同解决。与此同时,学生掌握的程度也会更加娴熟。因此,建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时,有效合作不可或缺。
        比如说,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展开了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讨论“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的具体内容。因为在课前,笔者给学生分享过一段“三步上篮”的微课视频,所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讨论的劲头十足、效果显著。在学生对“三步上篮”的基本动作要领有了清晰、具体、明确的认识之后,笔者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三步上篮”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或互相指正,或互相讨论,或彼此示范等,在密切的合作中,各个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较为准确、较为熟练地掌握了“三步上篮”的基本动作要领。
        因为有了学生彼此之间的密切合作,所以在学习之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就可以通力合作,有效克服;所以在练习之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就可以相互指正,有效解决。可见,建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有效合作不可或缺。
        三、有效评价不可或缺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初中体育教师,轻视、甚至漠视评价的作用。在他们看来,评价可有可无,评价无关紧要。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显然不是。在构建高效初中体育课堂的过程中,评价,犹如一种有力,但却无形的推手,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自始至终地聚焦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指出学生的不足,还能够发现学生的优势;不仅能够触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兴趣盎然,还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效果自信满满。
        比如说,在“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笔者依据信息化教学软件“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有效评价。在课前,笔者专门围绕“立定跳远”的内容,对“班级优化大师”中的评价项目进行了修改。如,“腾空高度不够”“摆臂力度不够”“双脚开合距离不适”“腾空有高度”“摆臂有力度”等。在课中,笔者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学生进行了实施评价。在课堂接近尾声时,笔者向学生公布了评价结果,并将评价结果分享在了班级工作群中。
        显而易见,信息化手段的巧妙利用,使得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及时、更加全面、更加清晰。与此同时,评价在建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全面发挥。
        总而言之,在建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之路上,有效导入、有效合作以及有效评价,均不可或缺。有效导入,能够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做好铺垫、埋下伏笔;有效合作,能够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增添活力、形成合力;有效评价,能够为高效课堂的建构指明方向、注入动力。当初中体育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之后,初中体育教学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在高效的课堂中潜滋暗长。
参考文献:
1.冯顺清.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 (1):58.
2.阙国铃.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体育时空,2018,(22):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