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芳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小学 256600
【摘要】: 作为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对音乐感知力的一个重要的重要课程,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去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们将艺术欣赏层次在提升一个阶级。小学音乐课堂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将音乐教学和传统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学生们在感知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文章将在小学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构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音乐;构建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散发着深深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人想去探索,揭开文化那朦胧的面纱。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吸纳了各个民族之间的精华,形成了具有代表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的优秀文化。我国历史上音乐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熏陶,小学课堂中应当积极的去引入传统文化,才能够促进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构建的困境
(一)音乐课堂的包容性不足
传统文化的教育应当是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同时和学科特点积极的结合起来。但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却面临了这样一种情境:音乐课堂的包容性较差。这种现象明显的体现在教师的不重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部分教师的观念还未转变,音乐只不过是学生的调剂品,学生仍然是以学习为主。这样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音乐课堂进行教学时,往往还是进行口头的机械讲授音乐历史知识,或者仅仅是带领学生学会一支歌。即使引入了传统文化教育,也只是机械地搬用,无法有效的结合。教师在考试周前甚至会选择让出课程,让学生进行复习其他学科,这样也就造成了音乐素养在学生的认知中缺失,引不起学生关注。
(二)音乐课堂上教学方式局限
小学音乐课堂上利用传统文化进行课堂构建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学习水平情况,转变教学方式,更适应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但是在音乐课堂上,并不能够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将学生引入到事先预设好的传统文化的情境中。大部分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与音乐课堂结合过程中,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鸿沟,教师缺乏找到连接这两处联系的桥梁的教学经验。这样的单一教学方式,首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兴趣点的不明朗容易让学生注意分散。尤其是学习竞争压力逐步增加,学生的重心本就偏向于考试的必考科目,音乐科目本身如果枯燥,会让学生更加不注重音乐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多元化引入传统文化因素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诗词歌赋,我国的音乐文化也不仅仅是音乐历史的讲授,更多的是对包括乐器、音律以及发展流派的讲解。简单的音乐知识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国有非常多的传统乐器。用不同的乐器所演奏出来的曲目是不同的感受,产生的氛围以及对人情感的打动是不同方面的。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认识一些比较简单的乐器,对于一些复杂的乐器学生接触不到,对其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进行传统乐器的讲解是不能够仅将理论知识输入到学生的脑海之中,而是通过不同乐器进行演奏同一曲目后进行讲解,既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准确的分辨出来,也可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之中,记住传统的乐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音乐课堂中去。
(二)推动音乐成为学生的精神放松剂
小学生在这一阶段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力的广度较窄,在上课过程中容易注意分散。我们应该让音乐成为学生的精神放松剂,学生们能够从音乐课堂上感受到与其他学科不同的轻松感和愉悦感,真正的鼓励学生去接受音乐。我们可以以《吹起羌笛跳锅庄》为例,这支歌曲的乐器主要是羌笛。传统文化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诗词歌赋中都出现了羌笛这种乐器,因为它吹奏时有着悲凉感,多用于战场之上或者思乡情结中。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切入,让学生们首先感受音乐本身具有的魅力,然后再对羌笛的相关知识娓娓道来。同时在其中出现的跳锅庄,流行于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形式,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相关的视频,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材料进行乐器的制造。有些学生利用橡皮筋弹出了铮铮的声音;有些学生通过敲击感受到鼓的声音。音乐课中学生们通过亲身的实践,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
环境作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身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些与音乐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积极的创设出来,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创设一些独特的音乐情景,或者说在班级之中进行宣传板块的设置。我说我们在学习《看大戏》时,我们既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伴奏乐器,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河南豫剧唱腔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一些基础的戏曲知识,或者是在平时的时候有没有听到爷爷奶奶听过戏曲?然后为学生们积极地引入有关戏曲的传统文化知识。以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很快能够联系生活,将音乐与自身生活之间距离缩短,产生亲切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入,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观察本班本班学生的特征,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创设,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1] 郝丽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新课程(中), 2019, 000(004):193.
[2] 谢惠斌.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9, 000(00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