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璇
平顶山学院 467000
摘要:虽然大学生已经接受过多年英语教育,但是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并不是很强烈,他们将大多数时间放在死记硬背英语词汇、语法、篇章内容等方面,很少主动有意识地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跨文化交流,这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一、前言
学好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在21世纪,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英语成了一门国际通用性语言。大学生要想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在校期间就掌握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与他人进行跨文化交际。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虽然大学生已经接受过多年英语教育,但是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并不是很强烈,他们将大多数时间放在死记硬背英语词汇、语法、篇章内容等方面,很少主动有意识地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跨文化交流,这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势在必行。
二、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对策
自从教以来,我就在思考如何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进行文化导入,引导学生认识中英文化的差异性,告诉学生我们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而是要形成包容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跨文化意识,我采取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认识中英文化差异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让学生理解中英文化,使学生开拓视野,并引导学生将语言与文化巧妙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是培养他们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基本条件。比如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写英文信件时,发现学生总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固有顺序,即从大到小写地址,这是明显错误的。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种错误,并知道个中缘由,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图形,一个是漩涡状,一个是太阳状。我向学生解释说,我们中国的文化就犹如漩涡状,以集体为核心,最后再考虑自身,所以我们中国人习惯曲线性思维模式。而英美国家的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文化就犹如一个太阳。向四周发散热量,所以英美国家的人经常使用直线性思维模式,由于文化存在差异性,所以英美国家的人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地址,而我们国人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地址,经过我这样的解释,学生们很容易接受了这个知识点,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很少出现了错误。
2.带领学生自主对比中英文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不能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法,不能只是将英美文化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只能让学生短暂记忆一些英语文化,而难以应用到实践中。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也会出现各种错误。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做对比中国文化与目标文化,以此发掘其异同点,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区分、对比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一开始,我们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让学生对比中文与英文在隐私问题、道谢、问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学生大致有个了解,当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对比能力后,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特别是他们对阅读材料中的一些知识不够了解时,可以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自主查找资料,这样学生会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化,也可以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另外,我们都知道当前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化内容是片段的零碎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整合,甚至编排综合性的一些校本内容,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教学中采取的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出一期英语周报作为每个单元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
每个小组每周出一期,轮流编排,然后我根据学生编辑的内容、排版、图画、书写等评出“每月之星”,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们积累了不少文化知识。事实证明,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形成跨文化意识,使他们了解中英文化的异同点。
3.拓展阅读资料
大学生普遍喜欢看电视、电影、报纸、杂志,那么英语原声电影、电视、广播等载体都可以为培养他们的英语跨文化意识做贡献。比如我们教师可以运用英文报纸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引导大学生阅读英文报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英文报刊所涉及的广泛内容是教科书所不能企及的,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训练的良好素材。以报纸为例,一份几十版报纸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到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从体裁上看,除了大量的新闻报道,还有最新科技发明介绍、人物特写等,大到严肃的评论,小到随意的广告和刻意包装的影视信息。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经常阅读英文报刊,能使学习者开阔视野,了解精彩的“外部世界”。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英文报刊时,要体现题材多样,内容广泛。选择的内容要具备启发性和教育性,这样既便于教学,又有利于照顾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的实际需要,以保证每位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大学英语教学也可以见到信息技术的影子,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当前的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他们已经习惯了信息技术的存在,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网络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渠道的作用,使学生进入到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情境中。比如鼓励学生与外国人进行在线交流。可以发送文字或者进行语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微信群,将所有的学生拉到这个微信群中,在群中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运用英语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使他们加强语感,然后自然而然的过渡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英语与他人进行熟练的交流。
三、结束语
毫无疑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文化,这些文化可以在语言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教师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要带领学生认识隐含在语言背后的文化,中英语言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果大学生运用学习母语的思维去学习英语,不对中英语言的文化差异进行了解,这样会导致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闹出不少笑话,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一些跨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纳顺英.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现状和培养[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28(01):65-68.
[2]刘雪莲.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探微[J]. 海外英语,2019(04):136-137.
[3]陈蓉,赵茜. 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与策略[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3):133-134.
[4]邓朝路. 高校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高教学刊,2019(16):177-179.
[5]王媛媛. 关于英美文学的异质性障碍与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文化学刊,2015(03):128-129.
[6]臧轶楠. 英语文化教育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