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丁崴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各个学科都形成了具有以及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能力。

        丁崴
        浙江省丽水经济开发区中学 浙江省丽水323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各个学科都形成了具有以及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能力。科学学科也不例外,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更需要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阶段开设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求知观念,生活观念与价值观念,为以后生活奠定基础。本篇文章重点论述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关键字:初中阶段、科学教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下培养学生的目标,简单来说,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以帮助学生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更为重要,主要培养学生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以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科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包含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科学素养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与科学涵养。那么,如何在初中科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核心素养能力,具体的教师教学策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科学课堂想要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能力,首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就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面临考试压力,很多情况下学生们对科学学科缺乏兴趣,或在课堂上学习一些其他科目,使得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普遍下降,学生们的科学核心素养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以上所述为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很多问题。而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后的科学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焕发出了活力。教师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主,促使学生们对科学探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估计学生们认识到内在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因此,学生们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既提升学生们的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例如:以浙教版科学教材为教学例子。以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为教学例子。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等理念,笔者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的方式讲解本节课重点问题,让学生们理解密度的公式,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笔者观察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来说十分集中。由于此实验并没有危险操作,因此鼓励学生也参与其中,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实验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们对该公式的理解。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科学核心素养能力。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估计学生们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从生活的实践中理解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将成为科学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们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实践。[1]因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某一个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用对知识点进行思考。例如:这里还以浙教版的科学教材为例。比如讲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无论是生物环境还是人类生存的环境,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到哪些条件是生物生存所必要的,哪些是人类需要保护的资源。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们对生存环境的思考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三、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教师队伍首先要具备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科学的核心素养能力。因此,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科学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并不断探索永无止境的科学知识,这种工作要同科学发展的步伐一样永不止息。教室只有具备正确的科学观念,才能够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体现创新精神,并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也同样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实现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与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才能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们形成科学的核心素养能力,使学生们同样具备深厚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的价值追求。
        总结:本篇文章通过论述初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核心素养能力,笔者通过对课堂教学策略的多方面探究,总结出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能力,以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同与学生们提升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成为对国家科学事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承.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阐释[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