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
湖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根据我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要求,乡镇在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社会经济事务管理过程中,面临事务增多、责任增大的压力,基层干部队伍也不断接受重重考验。同时,基层条件艰苦、地处偏远、福利待遇不高、招考编制受限、干部升迁机会少等等因素,使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薄弱,人员力量不能最大化地发挥,干部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公共服务和业务工作的需要,不能更好的为群众办事的现状也亟需解决。如何合理积极引进人才,合理配置人才、提高基层干部干事热情、切实落实乡镇机构改革、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提高干部素质,努力夯实乡镇干部服务群众工作的基础,对着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镇;干部队伍;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和成长条件,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帮助他们深入改进作风,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带领群众能力,引导他们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些基层改革方案,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如明确乡镇经济社会职能,审批权权力下放等,目的是激励乡镇干部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干事创业,但乡镇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仍需要我们予以重视。加强乡镇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对策思考,对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员配备不够完善,领导职数和行政编制数长期空编
乡镇干部空编现象严重。一直以来公务员招考,乡镇分配名额都很有限,一般都是一年1到2个,虽然现在现在扩招形势明显,招考人数不断增加,但打造服务型政府对乡镇做好综治维稳、关注民生等社会公益性工作及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因而出现人手短缺的现象,所招行政编制人数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只能让有些干部身兼数职,一人多岗,甚至被动增加临聘人员数量,再次造成机构臃肿。如中部某乡镇虽然近几年通过公开招录、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等措施,补充了一些“新鲜血液”,但仍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比如镇扶贫办工作量大,尤其是今年全面脱贫任务重,工作人手不够,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需抽调其他办公室人员协助完成工作。该镇2019年有行政编制40名,实有编制28名,领导职数11名,只配备9名,事业编制配备17名。因工作强度大,人手不够,以至于外聘人员每年增加,临聘人员为23名,人事代理3名,聘用人数占总比33%。
1.2考核方式不够完备,人员考核制度流于形式
一是乡镇考核制度不健全。由于乡镇干部岗位设置多样,对岗位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同,所以乡镇招录人员来源渠道也比较复杂。但在对乡镇干部的考核的过程中,却未考虑该项因素,考核方式简单,虽建立了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因乡镇干部身兼数职、工作进度要求不一而对日常考核较少,导致干部考核容易流于形式。二是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好人主义”。乡镇干部考核以民意测验和民主为主,而民主推荐中主观因素突出,有些干部在工作中政绩平平,但不少同志认为,这部分人虽然无功,却也无过,即使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无关大局,无关原则,为干部真实业绩与能力的考察设致了障碍。三是乡镇考核程序不严谨。乡镇内部干部考核由于没有制度制约,在考核过程中存在以党政班子成员简单点评结果为准,或以党政一把手的意见为主的现象,民主评议、民意测评、业绩评估等方式由于使用较专业和繁琐,又无制度制约而被摈弃,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在乡镇任重道远。
1.3部分专业岗位人才短缺,干部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根据历年公务员考录职位要求来看,对乡镇公务员的考录在专业方面要求不限居多,所以目前乡镇公务员队伍专业多样,不仅领导班子专业性不强,各个岗位的干部专业不对口现象也是家常便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纷繁复杂,没有按照对口专业进行分工,哪里需要哪里搬。比如:对中部某乡镇公务员岗位分配考察发现,镇领导班子成员涉农、经济等专业毕业的领导干部较少,部分提拔下派到乡镇任职的年轻干部,虽然投入工作热情高,但是在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却不足。岗位设置中,原本学社工专业的,被安排搞党建;原本警察专业毕业的,被安排在扶贫办等等。没有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对干部个人而言所学理论知识无法得到实践,浪费了资源。
1.4乡镇基层公务员队伍“招人难、留人难”
一是基层条件艰苦,福利待遇不高,青年和外地人才最难留住。新进工作人员大多数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在社会上经历,缺少吃苦耐劳的磨炼,很少能够呆的下。进一次城区需要1个小时路程、一个月至少6天需要值班24小时,不分节假日、还需要经常下村走访开展工作等等。各种比较艰苦的条件让很多年轻干部望而生畏,盼借调、想招考,调离基层。基层刚培养成或还未,人员便流动走了。乡镇几乎成为基层干部训练营,培养人才积极性受打击。二是乡镇干部成长培养机制单一,影响干部积极性。目前虽然有职务职级双向晋升通道,但仅限于行政编制,对于乡镇编制情况复杂的很多人员来说,工作一辈子都还是普通员工,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同时有些干部虽然职级晋升了,但乡镇工作压力大、责任重,随着年龄增长,工作积极性逐渐减弱,得过且过的现状仍未有减弱,需要出台更有力的鼓励措施,让基层干部持续焕发出活力,保持干事热情。
比如中部某乡镇大部分同志在乡镇工作时间长,甚至临近退休仍不能调入市区工作,照顾家庭。这些同志常年在乡镇工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城区行政编制少,不能进入城区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乡镇班子建设和个人工作必将产生影响。
2.充实和稳定乡镇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2.1积极引进基层人才,合理配置人才
一是留住人才。乡镇在履行抓落实职能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这是乡镇一级在履行抓落实职能存在普遍问题中部分显像。目前乡镇普遍存在人员不够,话语权不强的问题,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必须加强乡镇基层机构振兴。基层乡镇应以人为本,积极探索行政体制改革,从“文山会海”、“考核调研”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做实事;要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基层公共服务,在各项事业方面争取扩大镇级管理权限,能够吸引人才到乡镇,吸引更多会做肯干、素质优良的干部留下来、扎住根,让基层单位有人可用。二是引进人才。增加招考人数,增设专岗招聘,比如党政办可以招聘专门文秘人员,党建办招聘专职党建专干,确保从事基础宣传、文字工作方面有不会流动的“熟练工”,减轻党办人力压力与培养压力,给予乡镇整体工作的延续性。
2.2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福利待遇
一是完善乡镇干部工资补贴制度。乡镇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加班值班是经常的事情,然而在加班补助发放这一块却因无制度规范导致有些乡镇借补助之名发放福利,容易被追责被诟病,很多乡镇于是干脆不触碰补助发放的线,但同时也让基层干部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在落实基本工资及时调整机制的同时,允许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对艰苦边远地区和正常加班情况进行补贴,完善乡镇激励手段和收入补充的津贴补贴制度势在必行;二是完善基层干部激励制度。一些政策的施行没有考虑乡镇实际,存在偏颇现象值得重视。如某县级地区对全县市直和乡镇单位干部同样发放了公车补贴,但市直单位职员到乡镇办公可以使用公车平台租车,而乡镇干部不能使用公车到村办事。有公车的乡镇也被规定只能在机要通道使用,一旦在工作时间以外在管辖区域出现便要问责,导致只能运送文件进城且及时收回乡镇机关管理,乡镇公车在乡镇成为烫手山芋。三是提升从乡镇基层工作人员中选拔县级以上机关公务员和提拔领导干部的比例,提升行政、事业等编制干部晋升渠道。
2.3落实乡镇机构改革,着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
配套落实好现行乡镇机构改革,对现有的乡镇机构进行合理整合,着力提高乡镇机构基层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下改与上改配套执行,确保至上而下加强对重复设置、职能不清和工作越位错位的机构的排查撤消,对业务、性质相似或业务单一,工作量相对小的机构,要进行合并挂靠,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要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乡镇实际进行机构内设,按照因事定责、因责定岗、因岗定人的办法,设立一些特色机构;大胆改革乡镇工作模式,明确乡镇经济社会职能,把乡镇工作合并成党政事务和产业服务,重新调配干部,做到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合理整合人力资源,确定岗位的工作年限和专业要求,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可以在招录中明确干部专业与服务年限,明要求乡镇不得随意变动干部岗位,有效解决乡镇业务不专不精问题。
2.4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提升干部工作能力
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内容,兼顾全面性和特殊性。不能在干部考核中简单走个程序评定,也不能就个别领导干部的评价作为依据直接认定。例如,有的干部在工作中比较严格,反而可能在短时间得罪了一些人,这个时候要充分考虑工作性质的不同进行考核。二是健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乡镇适当权力,拿出一部分资金或者权限用于考核激励兑现奖惩,让乡镇管理层能够根据不同干部的考核结果进行绩效管理,使乡镇不同编制、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干部都能在自己的层面获得工作激励。三是注重高考核结果在职务晋升方面的运用。应当把考核结果当做提拔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杜绝出现“年年评先进,年年不提拔不表彰”的怪现象。
2.5注重干部素质培养,提升乡镇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
加大对现有乡镇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一是加强农、林、牧、副等产业专业培训,提高乡镇干部在乡村振兴方面的业务能力和政策素养;二是加强乡镇干部职工的基层社会服务宗旨意识,学会用说服、教育和示范等方法,做好群众工作;三是加强乡镇干部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使乡镇干部职工能够自觉用法律约束行政行为,使乡镇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3.结语
乡镇作为我国行政级别最基层单位,是解决基层问题最一线战场,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困境进行认真分析,并针对问题思考解决对策,对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淑霞.推进乡村基层政权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法制与社会2019年33期.
[2]刘文俭.建立科学规范的乡镇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学习时报.
[3]笪雷.句容市G镇机关干部绩效考核机制研究[D].
[4]蔡鹏伦.浅谈乡镇政府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改革.科技展望?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