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婷 王雪梅 廖惠瑛 王梓维奇 张亚玲 代平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成都 611743
摘要:为了掌握现阶段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分析他们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期待及参与情况,我校“基于文化自信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面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唤起了我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寻找到了高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性,并以此确定了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华传统文化 调查 分析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基于文化自信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已纷纷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并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活动。但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对象、培养方向、专业构成上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其特殊的要求。为了加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文化自信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面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时间、范围、方法和内容
2020年6月,课题组在轨道交通学院通过问卷星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共341人参加,有效问卷341份。本问卷共拟了10项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分别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兴趣热点、参与传承活动的状况以及对本地文化的了解等进行调查,旨在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景和参与意愿。本次调查为我校制定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育课程体系,修订中年传统文化教学课程标准,探究高职特殊的教育路径提供了第一手基础性材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高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主动学习的意愿不强。
在“你对中华传统文化是否了解”单选项中:有15.25%的学生“非常了解”,52.79%的学生“比较了解”,24.05%的学生“了解”,7.04%的学生“不太了解”,0.88%的学生“不了解”。
据“你一般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传统文化”多选项统计可知,有84.46%的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有83.28%的学生通过“相关书籍”了解传统文化,有82.11%的学生通过“课堂知识”了解传统文化,有70.67%的学生通过“社会宣传”了解传统文化。而家庭文化熏陶和“其他”渠道分别只占53.67%和35.48%。
这说明,我院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体和学校教育。可以看到,网络这种新型传播途径更受青少年欢迎,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依然是课堂。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可知道,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家庭熏陶和社会影响不大,大多数是被动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2、高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点集中在可感实用方面
在“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单选项中,只有27.57%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有53.37%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只有1.18%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太感兴趣”。
据“你对哪些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多选项统计显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传统节日75.66%,传统手工艺品68.04%,民族音乐或乐器64.81%,传统服饰63.93%,传统建筑60.7%,书法国画54.84%,古典诗词赋小说51.91%,传统戏曲38.12%。
据“你认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占比重最高的是:“缺乏有效的参与(学习)途径”和“活动(学习)形式单一”,分别占65.98%和61%;有58.94%的学生认为“宣传力度不够”,有38.4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不实用”。
这说明我院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感兴趣的,他们的兴趣点多集中在民俗与风情,艺术与美感次之,对于传统戏曲不是十分热爱,这不利于经典的流传,且容易造成经典慢慢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 38.4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不实用,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带有一定的功力色彩。
3、高职学生对四川本地文化的了解不够全面
在“你对四川本地文化有了解吗”中,有24.93%的学生“对传统、习俗、文化、建筑类有所了解”,55.72%的学生“了解一部分”,17.3%的学生“大概了解一点”,2.05%的学生“不了解”。
在“你对哪些四川本地文化有了解”中 ,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川菜美食87.1%,风俗习惯76.54%,历史、传说67.74%,民族特有传统55.13%,服装、饰品51.32%,川西建筑35.78%。
这说明我院大部分大学生对本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了解本地文化还不够全面。四川是一个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而学生对于民族传统、民族服饰、饰品以及川西建筑文化的了解有待加强。
4、对传统文化的期待值反映出高职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容选择和渠道开发上都有待改进。
在“根据你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期待值,按先后顺序对传统文化载体进行排序”一项,从高到低依次为:汉语汉字、四大发明、中医中药、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书法国画、古典诗词赋小说、传统服饰、传统戏曲。
从数据中可知,大学生对中国汉语汉字的感情和期待值最高。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汉字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字,汉语汉字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今年来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等,以及由此席卷全国中小学、高校组织的类似比赛,让全国人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魅力,体会到中国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对四大发明和中医中药的期待值次之,说明学生对中华民族非凡的发明创造力和充满哲学智慧结晶的中国古代科学充满自豪感,也侧面反映了学生对于国粹之一的中医中药持赞赏和肯定的态度,这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基础。
学生对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书法国画、古诗词赋小说的期待值较低,根据调查,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形式化,缺少了节日的氛围; 从还提时代便开始启蒙并学习的书法国画和古诗词赋小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学生对于这两项的期待值并不高,考虑从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等方式上进行改善。
相对而言,学生对传统服饰和戏曲的期待值最低,因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服饰的机会和平台较少,而戏曲学习难度较大,并且用时长,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很难受到重视,有落入“小众文化”的危险。
高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家庭氛围、中小学期间学校教育资源配备以及学习环境,都缺乏比较高雅的文化滋养。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内容的选择和渠道开发必须切合学生实际。
5、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参与上,高职学生表现出较大的热情,更倾向于“做中学”。
据“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你愿意参加吗?你参加过哪些活动”统计数据显示,61.88%的学生“很愿意参加活动,并希望多开展”,31.38%的学生“可能会参加”,5.57%的学生“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1.17%的学生“不支持也不参加”。
从“你参加过下列哪些活动”统计数据来看,有33.38%的学生参加了“国学经典朗读大赛”,有21.7%的学生参加了“传统文化或国学知识竞赛”,有35.78%的学生参加了“传统文化讲座”,有24.34%的学生参加了“书法绘画比赛”,有17.3%的学生的学生参加了“非遗文化活动”,有13.78%的学生参加了“汉文化体验活动”,有17.6%的学生“担任过某项活动的志愿者”,有7.92%的学生“设计或推广中国元素的产品”,有21.99%的学生“都没参加过”。
在“你对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建议”统计中,有81.52%的学生认为学校要“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有67.5%的学生认为“多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有64.22%的学生认为“多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有59.8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大实践教育经费投入”,有43.99%的学生认为“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还有15.84%的学生选择“其他”。
以上几项调查,说明高职学生对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有较大的积极性,但参与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范围也比较狭窄。开发更多的学生喜欢并有较高教育价值的活动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和本科生在学习上的有较大区别,高职学生更喜欢也更适合“做中学”的教学模式,高职传统文化教育要抓住高校学校教育特点,探索更多的途径,提高文化传承的实效性。
三、建议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的探究,通过调查,提出几点建议:
1、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是高职学院的任务,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需要高职教师能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
2、要加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针对性。要正确把握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和教育期待,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开发有本地区本学院特色的校本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开设与专业结合的特色课程,创新学模式。通过实践探索、活动探究,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3、要积极响应全方位育人措施,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学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积极开发传统文化隐性课程,组织传统文化有关的竞赛、演讲活动和文化体验活动,鼓励校园传统文化社团的成立与运作,让大学生自觉参与学校和社会各项文化传承活动,为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贡献。
4、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园网介绍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栏目,从而形成民族文化浓厚的教育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同时,可以在学校的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以学生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时时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3]朱康有《高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实学研究会会议综述汇编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