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丁崴
[导读]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初中科学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丁崴
        浙江省丽水经济开发区中学 浙江省丽水323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初中科学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科学教育本身具有抽象性,需要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如何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加学生们的生活经验,特别是中学生,他们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将其与科学教育课堂有效结合起来,能够鼓励学生不断思考,理解生活中的趣味现象。
        关键字:初中阶段、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将学生们的认知水平,知识能力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将课堂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提高科学教育的效率,在核心素养能力的背景下,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素养。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使科学教育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本篇文章具体分析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课堂,处处体现生活化
        新课程教育改革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科学教育课堂上教师积极的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并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位著名的学科建设者指出把适当的盐放在一杯水中,这杯水可能会很咸,如果把这些盐融入大海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盐就好比科学教育中的一个个重点和难点,教师所设计的十分充分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1]
        例如:以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为例。教师在进行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各种生活常见材料,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学生们的实力能力和水平,根据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与实际水平,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讲解物质溶于水的知识点时,教师元素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油和盐来进行讲解,这两种东西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调料。将盐放入水中,会很快的融化掉,但是将油与水融合以后,无论用玻璃棒怎样搅拌,植物油都始终漂浮在水面上,这样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展示科学知识点,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形象的情境展示出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拓宽学生们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教学方式生活化
        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死板,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特别是对于科学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生硬的渗透知识点,让学生机械的理解和机械记忆。这不仅不能够使学生们充分理解该知识点,而且还容易忘记,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并不能够学以致用。但是,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以后的科学课堂上,情况有所好转,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时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广泛,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力图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并鼓励学生了解这些科学知识用于何处。
        例如:在讲解电流与电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低,电路不稳定的情况,或者学校教室和办公室也时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这是因为用电过量导致的电压不稳定。再比如,冬天天气比较干燥,有时我们身穿的毛衣会有静电,而这种静电的产生原理是因为摩擦起电。具体用理论知识解释该现象就是,当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质上的电子跑到另一个物体上,有多余电子的那个物体就会带上负电,另一个物体因为失去电子就会带上等量的正电荷。这种现象就是摩擦起电,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就叫做静电。这样,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例子,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所学知识解答疑惑,教师做积极的引导,为学生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后布置与科学息息相关的作业
        课后作业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学们在课堂上接受的新知识与新内容,在课后需要及时的进行复习,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印象,牢记知识点。针对学生们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的给予答复,针对同学们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当统一作答。因此,就学生们想我知识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后作业设计也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展更多生活之中的科学问题,让作业变得更有意义与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们学习的有关光,电,力知识时,有些不方便课堂演示,教师就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估计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观察这些现象,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描述分析,同时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总结:本篇文章通过论述初中科学教育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一切的科学知识是生活的来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工作,丰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们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让初中科学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郭力嘉.浅谈初中科学教育的生活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