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许鸿丽
[导读] 微课视频之所以称之为微是因为其在教授知识点的基础上有了时间的限制,通常微课视频的时间在十几分钟左右。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许鸿丽
        广元市实验小学校
        摘要:微课视频之所以称之为微是因为其在教授知识点的基础上有了时间的限制,通常微课视频的时间在十几分钟左右。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视频能够实现知识点的划分,使知识点的讲解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在微课视频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课堂内容,能够解放教师,让教师有精力去关注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步骤,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运用
        一、利用微课导入新模块学习,建立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框架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设备,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自然也就为微课视频的引入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微课视频,生动地引入新知识点,实现在课前导入环节就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走进Power Point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让学生们从整体上掌握Power Point的界面,了解幻灯片所能够实现的基本操作。为了能够为接下来Power Point操作的深层次学习打下基础,引入新课程过程中我选择运用微课视频,用一个五分钟左右的微课向学生们展示Power Point所能够实现的办公技能。包括新建幻灯片、幻灯片的版式选择、插入幻灯片、复制粘贴幻灯片、插入文字、图片、设置动画等。这些功能通过微课视频介绍以后,学生们能够认识到Power Point这一办公软件功能的强大,也能够对Power Point的操作充满兴趣,从整体上了解了Power Point所能具备的功能,以及他们自身所应该掌握的技能。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兴趣是让学生们能够继续并重视接下来学习环节的重要元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们介绍所要学习操作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对实际操作感兴趣,并且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
        二、利用微课讲解单一知识点,实现课堂重难点突破
        信息技术操作是学生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刚刚接触信息技术,很多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操作难度较大。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视频的特征,针对某一重难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存在问题的方面,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下载和安装软件》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选择通过微课视频重点讲解在下载和安装软件时同学们需要注意的事项。下载和安装软件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困难,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通过百度网页搜索他们想要下载的软件,点击下载后却产生疑问,为什么自己仍然没有找到刚刚下载的软件呢?原因是他们下载过后并没有安装。有些同学在下载以后发现,每次只能从开始菜单栏去寻找该软件,非常不便捷,原因是他们没有将快捷键设置到桌面。有些学生则是下载完成以后并不能够找到下载的文件夹,原因是在下载软件时并没有认真确认下载路径。我会选择分别将不同的重难点录制一段微课视频,帮助学生们在下载软件的过程中,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高效地寻找解决方法。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微课视频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知识点的重复播放,学生们能够在多媒体平台上选择自己所需要观看的微课视频,解决自己当前的问题,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步骤,自然已经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有效保证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微课拓展信息技术操作技巧,提高学生操作水平
        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们按照教材上的操作步骤完成某一操作,但是仅仅依靠教材上的操作步骤,学生们经常会忽略一些操作细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视频演示具体的操作环节,既能够让学生们观察到每一步的实操究竟是如何完成,也能够尽可能保证视频内容与学生们实际所用软件的统一,方便学生模仿。
        例如,在学习美化文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首先利用微课向学生们展示了不同的电子文档的类型。第一篇电子文档是全文字的文章,文档中所有文字的字体、字号都是统一的,让人看起来完全没有阅读的欲望。而另一篇文章中艺术字还有图片,颜色鲜明的图片总是让人有非常有继续去阅读的欲望。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技能学习时,教师除了教授基本的操作方法,也应该教授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信息载体的特征、分析信息载体的内容,引入合适的元素,让文章看起来更加具备吸引力。信息技术操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操作化的过程也需要操作者去分析信息,抓住信息重点,才能够在操作过程中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
        四、制作总结性微课,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提高
        信息技术的学习也需要学生们记忆一定的知识点,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会让学生们掌握操作的具体方法。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能够完成相应的操作,但是在自己操作时仍然摸不着头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制作一些总结性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们巩固课堂所学。
        例如,在学习设置版面这一部分内容时,在课堂操作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为学生们了讲述了文档的页面设置和分栏操作等不同版面设计版面的方法。在录制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制作总结性的微课,在短短十分钟的时间内讲述了页面设置的整个过程,第一,根据版面设置的要求设置纸张大小为16K。第二,完成对于文档的页边距的设置,将页边距设为2.5cm。第三,将纸张方向设为横向,为两栏。第四,图片设置为文字环绕并且添加水印。在微课视频之中,基本上已经包括课堂上学生们所应该掌握的版面设置操作方法。课下为学生们布置了版面设置的题目,为了能够保证学生们课下顺利完成,将微课视频当做课下复习巩固的资料发放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存在困难时可以利用这一微课视频解决自己的问题。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总结性的微课视频是将课堂上学生们所应该操作的具体步骤浓缩,向学生们介绍其关键节点,帮助学生们在课后巩固操作时能够及时回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提高学生们操作的准确程度。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该积极融入新的教学工具。微课作为目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资源,其不同的设计理念能够满足不同群学生群体的需求。教师应该积极开发这一类资源,让其能够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振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45-46.
        [2] 刘凤芝.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尝试[J].新课程·小学,2014(10):53-53.
        [3] 熊开武.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9):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