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兰
禄劝雪山中心学校 云南昆明651500
伴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培养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使他们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要努力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意识,认真搞好口语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立足教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意识
新课标中说:口语交际是说与听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所以在新修改的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训练成了小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次的口语交际都精心设计了提示和问题,明确了训练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用好教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意识。如:爱玩、好动、模仿性强,是小学生的天性。于是,我就依据教材,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交际,表达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例如:在学习《买文具》一课时,我先播放一段在商店里买东西的片段录像,让学生认真听、看,然后指导评价,学生知道了在买卖过程中要使用“请”“您”“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等礼貌用语,将学生引入至训练情景中。然后由教师师生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进行口语交际,教师适时由简单到复杂设置“准确使用礼貌用语”和说话的障碍,其余学生对整个过程自由评说,各抒己见。教师也随机进行点拨。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最后,快速地在教室四周布置各有特色的“文具店”。要求同学们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结果同学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时都有礼貌,说话的态度大方、自然,口齿清楚。这样学生在双向互动中,进行了口语交际,培养了口语交际意识。
二、教活课文,奠定学生口语交际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必须贯穿于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里面。重视语言的积累及运用,有意识地培养听、说能力。
1.问题回答。这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也是师生交流最基本的形式。如《小儿垂钓》一课,我们指导学生学习时,提出了几个问题:那个钓鱼的小孩是什么样的?怎么坐的?当有过路人来问路时,他有什么表现?为什么?……这样,一问一答不仅学生清楚理解课文的表达内容,师生间也进行了交流。
2.复述课文。
要让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重点,抓住事情的细节具体讲述,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进行复述,学习表达的技巧,领会描述的方法,丰富词汇,渐渐应用于说话、交流。
3.描述图画。看图学文是将图画和短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文类型。图画形象地表现课文内容,课文用文字反映图中的事物。借助看图学文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了解人物之间,景物之间,人物和景物之间的联系,再来说话讲起来才会有条理,清楚明白。即使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讲,也可借助课文帮助,从而增强说话的信心,加强学生口语技能的训练。
4.角色表演。每个小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表演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使学生进入交际情景,如《加了一句话》这课的拓展延伸活动,我就请一位同学扮演记者进行采访,对象有老妇人、诗人、绅士、贵妇、职员,并围绕“今天给钱的人多吗”、“你为什么加春天来了这句话?” “你为什么把钱给她?”等有关方面进行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自感自悟的能力,又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学生互相点评。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说话技巧后,让学生对说话的内容加以评议,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还有的直截了当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的意见,加强了学生口语技能的训练。
三、体验生活,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
课标中指出:“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当中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且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口语交际的内容,切实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
语文实践活动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已有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这样,又可以从应用中获取新知识,所以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学生口语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我在教完《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后,就设计了一节语文实践活动课—《校园一角》。首先布置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校园一角进行认真观察,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作介绍,其他同学当游客,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导游要进行现场解说和回答。
2.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社会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让学生利用课余或节假日,通过看电视、听收音机、读书报,与父母对话。鼓励学生把口语交际交际的训练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拓宽口语交际训练的渠道。
总之,口语交际是一种新课型,与过去的说话训练有所不同,它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交流的习惯。所以我们要从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