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2期   作者:顾丽萍
[导读]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保障学生的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顾丽萍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中心幼儿园, 213135
        摘要: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保障学生的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各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由于缺乏健全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和校园安保力量不足等问题,我国校园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为此,本文针对校园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和探究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安全;安全管理;现状;对策研究
        一、校园安全管理概述
         校园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和顺利发展,甚至影响到家庭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然而,我国目前总体的校园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随着食品安全、校园暴力、性侵幼女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教育界、法律界与广大社会公众对于校园安全的关注日益提升。因此,结合校园安全的实际情况,对校园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作出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学校食品安全、宿舍卫生、教学秩序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各方主体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落实防范措施、管控安全风险,才能做好校园安全管理,有效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校园安全管制制度
         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也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免受非法侵害。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还未形成一整套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两个方面。
        从法律层面来讲,我国当前仍未出台一部专门针对校园安全的法律。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法》中有部分法条对青少年儿童学校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规制,但没有形成完整的校园安全保护体系,也未针对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各主体提出其应当承担的相关责任与要求。
        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较为尖锐,尤其是就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仍不相适应所引发的工人下岗问题。由于社会保障的缺失,部分岗工人的就业问题未得到有效改善,其中一些人不堪生活重负,产生了心理疾病,并将愤怒随处宣泄,以达到向政府施压的目的,导致了校园突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通过对各种校园内突发恶性事件进行观察和研究,不难发现导致最终恶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在事件发生时往往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透露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对于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培训和教育不足。
        首先,部分学校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不足。没有做好校内安全应急预案,同时,没有做好校内安全管理工作中各方及时有效沟通。许多学校没有做好校园安全事故预防,缺少对于维护校园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导致师生普遍缺乏对校园安全问题提起应有的重视。
        其次,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和身体发展还不完善,经常会产生冲动、易怒的情绪,容易和身边的人发生矛盾和冲突,如果教师和家长未对其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将有可能造成校园内恶性伤害事件的发生。
        最后,学校对于教师学生的校园安全培训和教育不足。大部分的青少年缺乏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知识,而教师也未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由于许多学校未将安全教育提上事项,片面追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升学率的行为,实际上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导致校园安全管理失职。
        (三)校园安保力量不足
        校园安全问题可大致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发生在校园内的不安全事件,包括意外伤害事故、校园暴力事件、学生心理因素所造成的自杀等。另一种是外来人员对校园安全造成损害的事件,包括外来暴力向学生施暴、校外人员参与斗殴等。究其原因,是复杂而多种多样的,主要存在学校建设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和校园周边环境管控不佳两方面的原因。


        目前,由于许多学校存在校区老旧的问题,有些设备已经老化,如供电线路、消防设施老化、瓷砖剥落,严重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安全。而学校后勤滞后,没有重视设施老化的问题,从而未及时修理和更换老旧或故障的校园设施,极大增加了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除此之外,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不佳也是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未发挥其效能的体现之一。许多学校周边存在网吧、游戏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其中不良的社会文化将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侵蚀,还有一些社会团伙,严重威胁着校园内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基于上述中目前在校园安全制度方面仍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目前我国应当主要从健全建立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两方面入手,杜绝校园恶性事件再发生。
        第一,健全建立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只有从开启法律这道防线,才能从制度上实现对于威胁校园安全违法犯罪的规制。因此,有必要健全建立在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地政府、学校和公安机关在维护校园安全方面的职责,以及危害校园安全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等,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法律的威慑作用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保障经济贫困人员和下岗人员的基本生活[ 刘海霞.校园安全危机及其应对策略[J].职业时空,2010(10):52-53。]。通过实施积极的经济救助政策,开展针对社会中经济贫困和下岗人员的经济补助和帮助就业,对于弱势群体基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能够缓解社会财富和收入水平两极分化的局面,避免校园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再发生。
        (二)大力开展校园安全知识普及教育
          只有学生们心中有安全知识,才能有能力正确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各学校、家长和师生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视,只有拥有了应对和解决校园安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从主观层面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避免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做好校园安全知识普及教育,首先要为学生制定校园安全管理细则,如规定学生不要在课间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游戏、上学和放学遵从秩序等;其次,开展安全用水、用电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另外,将校园安全知识纳入课堂教学内容,老师讲授校园暴力等校园安全问题的危害,传授面临各种危险事件时的应对措施,增强师生的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最后,以省、市、区或学校为单位,开展校园安全知识竞赛或演讲活动,加强校园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各方面加强校园安保力量
        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使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将加强校园安保力量落到实处,这就需要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入手,在提升校内安保建设水平的同时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
        首先,提升校内安保建设水平。一是地方政府要制定校园建设的统一标准,并对各个学校定期检查。二是学校要利用假期时间及时修缮老旧的校园设置、添置消防和卫生设施,保证校园内绿化、消防和卫生水平达标。
        其次,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校方有必要招聘一批高素质的保卫人员,组建校园安全保卫队伍,实行军事化管理,对在校师生的安全形成保护。除此之外,还要在学校周边设置安全警示牌、道路上设置减速带等,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要加强政府、学校、公安机关、消防机关和社会公众等校园安全相关责任主体的沟通与联系,确保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化。
        四、结语
        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需要依靠多个社会主义共同发挥力量。只有我们团结共治、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将校园安全犯罪扼杀在摇篮里。

参考文献
[1]徐文倩. 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
[2]王宏宇.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3.
[3]何思露. 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
[4]陈辉. 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联动法律保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5]李燕. 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6]侯莹莹. 转型期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