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珍江
(山东省济南第七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3 )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在形式上具有两种形式,比如课外引入课程资源和自主研发教学课程等。核心素养作为新时期课程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在论述课程开发、设计的基础上,同时根据核心素养的内容、特点等对高中课程进行了综合的理论探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课程的实施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开发;设计;实施
课程开发作为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奠定整体的教学流程模式,还影响内在方面的教学实施。课程的设计主要在于如何合理运用开发阶段的教学框架,比如在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的两种教学框架上,需要结合课程的设计理念进行合理展开,在实施中还需重视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要求。对于现阶段的课程发展而言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中语文课程的开发途径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的开发途径主要设计两个方面,导入外校课程资源、加强自主研发的课程资源[1]。前者主要引用学术界的教学理论成果,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内容、形式变更,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后者主要通过本校的师资力量进行自主性的语文课程研发,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匹配性较好、针对性较强且省去了引入外来课程资源的时间。通过两种开发途径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教學内容的实施方式。通过新式学分制的教学引入,使学生在选修、必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正确的观念,由此改善其学习各个课程之间的学习情况。此外,对于核心素养的思维教育、品格教育、艺术培养以及人文观念培养等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二、高中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分析
(一)树立正确教育指导思想
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主要涉及四大要素,即语言应用能力、思维拓展程度、艺术修养以及人文观念等[2]。通过四大要素的共同作用,使学生可以在道德品质、人文精神、艺术视野等方面可以得到良好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不仅体现学生的知识储备、文化思维以及人文观念等,还体现道德品质的追求。对此,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此方面的培养;思维拓展作为知识体系架构的重要建设因素,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开发、设计等,需要构建良好的思维引导模式,由此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良好的思维模式;艺术修养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指文学艺术修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指标之一,文学艺术修养对于核心素养教育而言同样具有一定重要性,在教学流程中向学生分析文章艺术特点、情感要素以及文章刻画方法等,使其在良好的文学艺术教学中得到情感涵养、艺术体验等;人文观念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与价值观等方面共同构成了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人文观念培养,其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完善课程结构设计
高中语文学习在体系上分为必修以及选修两个部分,该制度在我国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已有将近90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高中语文的教育主要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方式开展学生教育,直至1949年后,高中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统一为必修课程教育。后续的教育发展通过研究以及条例颁布等措施,使高中语文教育在必修的基础上加入限定选修课的概念,根据部分学校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等,进行合理选择以及实施。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以必修课为主,教师在必修课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针对当代的教育发展、观念变化以及社会思想等方面因素,使课程的理论教学可以体现时代精神、核心素养等,同时结合新时期的课程设计理论,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理论学习基础上提升综合素养。
(三)加强必修课的基础引导
“必修”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代表着基本学习能力,该阶段的学习既包含基础性知识,也包括基础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等。对此,必修课的课程内容在设计上应重视基础性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可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是固有的教学板块之一,其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既包含思维上的培养、语言上的应用,也包含情感上的教育,对于必修课的基础引导教育是重要的参考因素。通过该方面的教学实施,使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可以得到良好的实施。
(四)加强选修课的深化学习
高中阶段的教育在课程开发、设计以及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一方面需要实施良好的理论教育,另一方面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选修课在课程开发、设计以及实施阶段,往往需要结合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设定。在教育观念以及理论发展过程中,选修课与必修课在教学上具有等价性,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培养、思想教育功能,二者在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选修课的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响应国家教育的号召,使学生在思维、情感以及品格上受到良好的拓展式教育。
三、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方式分析
1.聚焦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构建专题教学课程资源
课题组结合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探讨”、学习任务群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制作了多节“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认真筛选编写了校本教材《当代闪小说选读》,为学生推荐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题组在高一下学期开展了《活着》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将《活着》与必修3中的小说单元相结合,将之设计成一是实际运用分析小说鉴赏方法的文本;二是与高考小说模块的考察相结合研究小说鉴赏的出题模式;三是作为对人生苦难进行延伸思考的人文教材。总的设计是全班用一个月的时间细读文本,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阅读小组,分四个阶段完成制定研读目标、部分细读、查找资料、组织讨论、整合内容,形成研读报告的任务。教师主要在第四阶段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有效激发学生思维。
2.整合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培养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
除了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不妨以随笔写作、辩论、专题研讨等方式,评估学生学习成果,从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课题组从高二开始,开展时评写作校本课程——“时事评论会”,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关注时政热点话题,展开深刻剖析与探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时事评论会”主要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形式进行,在这过程中,教师主要帮助学生掌握时评写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维解读,提高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为固化课程学习成果,课题组选编了《每周时评精选》《抗疫时评文精选》等课程读本,并细化了课程学习目标,编写了《时评写作章法技巧点拨》校本教材,从篇章结构、立论说理、素材运用和思维升级四个模块帮助学生构建写作知识系统。
综上所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虽然是一种时新热象,却已形成无可逆转的发展态势。这既是实现“滚动学习”的有效载体,又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优质平台。我们应高度重视并为之不断地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李煜晖,李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9(3):6-11.
[2]戈铁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研究[J].好家长,2018(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