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2期   作者:谢少芳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逻辑性较强、内容较为抽象的重要学科

        谢少芳
         南宁市横县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    5303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思维逻辑性较强、内容较为抽象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与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学习效果不尽相同,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需要在教学环节中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引言: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科学知识的思维转换能力。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性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必须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并通过自主思考、思维交换、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层的理解与掌握,有效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积极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树立师生的创新思维理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施教者,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意识的形成与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创新意识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源泉与动力。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知识的传授,教师讲了什么,学生就记了什么,这种被动式的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要让初中学生建立成熟的数学思维,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理念[1]。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教育作用,通过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为学生树立榜样,有效带领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传统的讲解平行线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具有创新思维意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生活常见的实际案例,加深对平行线的性质特点与判定标准的理解与掌握。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举例学校附近的宝华路与教育路两条道路,让学生判定两条道路是相互平行的。再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数学工具与承重桥梁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参与热情,在学生掌握数学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以期达到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打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
        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其身心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应该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与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是,现阶段的初中数学长期以来采用的多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上,而不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数学知识自主思考的意识,对数学的相关知识点与内容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层面,利用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强化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借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思考的发散性思维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将数学内容的内涵深度挖掘,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总之,只有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进而开始自主思考,有效激发自身的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进行“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图形分类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提出与分类相关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自主地寻找教材中所有图形的相似之处,形成对抽对称与中心对称的独到见解。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自主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通过创立合作学习小组,加强学生间的思维交换
        就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长期接受说教式的被动式教学形式,在学习思维上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严重限制了学生自行思考与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有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借助于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通过学生们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实现对教学知识与学习能力的思维交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具备创新性的数学思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针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实际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组与集体讨论[3]。比如,在进行《图形的旋转》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通过小组探讨的学习方式有效改变学生思维反应的局限性,让学生们了解更加宽广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教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开阔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能力。另外,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在进行问题假设、讨论与解决的过程中,还能够发现问题的共性,通过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让其他学生能够轻松的理解与掌握[4]。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连接学生的学习能力差距,以便采取更加优异化的分层教学法与差异式教学法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让学生的思维由此展开,由单一的图形旋转延伸到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旋转、轴对称的性质特点以及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等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进而不断增强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达到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观念,借助于先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热情,并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个性化差异等,成立专门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多种思维交换,有效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超,卢浩.基于实践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生态系统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37):192-193.
[2]高丽彬.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20,25(25):85-86.
[3]夏庆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20,(74):19-20.
[4]先巴草.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的新思考[J].考试周刊,2020,(74):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