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2期   作者:石小娣
[导读] 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石小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第一中学     848000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能对高中德育教学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因为高中阶段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对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中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中德育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在高中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有效开展高中德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学校;德育工作
引言
        素质教育的核心为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现阶段高中教育中已将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之一,在帮助学生实现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德育教育及心理课程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依存的关系,为此在教学中实现
二者的整合,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十分有益。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时期学生正处于心理
发展的关键时刻,受到高考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干扰,学生的情绪异常敏感。
家长是孩子心理教育的第一道防线,尽管希望孩子成才,希望高考能取得好成绩,
但不能把孩子逼太紧,否则孩子心理的“弦”一旦崩开,后果更加严重。家长不
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和教师一道展开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学生在学校的
学习时间较长,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也在校园中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相处,
其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误会,出现不顺心的事情。对此,教师和家长需共同
努力,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相互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学习
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学生顺利的度过高中阶段。学生压力过大,
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和家长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分析,不
能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的去发展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即使出现错误也要帮助学生有效地去引导和改正,不能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好作爱心束缚的幌子,来绑架学生的内心发展。教师也应当为学生
的心理情况做出培养和道德品格建设,学生家长和教师要密切关注高中时期学生
心理变化和平常的道德素养培养。


二、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元素
        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元素是指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德育问题,要以实践洗涤学生的心理阴霾,以具体的活动时间列表引导学生走向心理健康,同时利用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将学生引至心理健康教育的客场上,通过“引导—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落地生根。
        例如:在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中开展“文明礼仪”等活动,针对学生德育问题,引导学生走向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高中阶段的实践活动多偏向于调查问卷等,这样的实践活动难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经过调查研究,我认为应该形成一个多方位的实践活动机制,将高中思政教育与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以实践的方式推进德育教育,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促进校园周边安全”活动,教师在规定的时间点内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记录与分析,并且通过走访学校周围居民、本校的师生等学校周围实际环境,并且利用相关数据得出其中的问题,由学生自主填写相关报告。在该活动中可以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在具体的走访活动中能够了解高中学生是否敢于与陌生人交谈,是否能够认真记录和客观分析相关的数据,从这两点中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是否具备责任心,从而通过相关的统计寻找心理健康有偏向的学生,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同时,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隐藏问题。
三、通过管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自治
        高中阶段,班级学生的数量比较多,班级管理不能单纯依赖班主任,更不能单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而是要建立个人、小组、班级共生的三阶管理模式。师生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细则,以严格的制度、细致的要求、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系统化管理模式,为学生的自我管理奠定基础。让学生以小组为基本管理单位,积极实现组内监督和相互鼓励,从德育自治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在心理层面构建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基本认同。在实践层面,让学生积极落实日常行为规则,将基本的德育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对班级开展制度化管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构建和谐的集体文化。对于班级管理的细则,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基本的践行意识,这对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在初期大家都自觉遵守,到后期就越来越松懈,教师要杜绝这种问题。以时间制度为例,教师上课迟到早退要与学生承受同样的处罚,学生迟到一次就要去操场跑一千米,教师亦是如此。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知,还能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同等地对待教师和学生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学生遇到问题时就不会再盲目冲动,而是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求助,能够更科学地处理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才全面发展。在高中阶段,高中生需要面对巨大的高考压力,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在实际的高中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心理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进行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高中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产生许多积极影响。但是,教师仍需要不断探究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乐观健康的心理。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创瑜.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27-128.
[2]王得祥.高中德育工作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19(26):5-6.
[3]张建国,王宝玲.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问题与策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3):107-109.
[4]徐平平.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原则与优化思考[J].华夏教师,2018(16):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