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涛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第四十二中学 黑龙江大庆市 163412 )
摘 要:音乐课程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知识、技巧和素养都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于低年级阶段学生的音乐教学,需要注意到表现领域的学业质量评价,其中演唱能力评价便是一个重点。本文立足于此,首先分析评价初中生演唱能力的主要内容,然后探讨评价的意义与原则,最后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情感指导;策略
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起着活跃气氛、陶冶情操等重要作用。而在义务教育中的初中教学时期,初中音乐教师应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初中生的演唱力,这样才能为其后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教学的重视度,确保初中生取得进步。
一、初中生演唱能力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对初中生 的演唱能力,是基于优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这一目的所开展的。开展这个方面的工作,能够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这都需要音乐教师有效认识。
(一)意义
对初中生进行演唱能力的评价,首先可以让音乐教师切实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如今部分音乐教师教学开展较为随意,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导致一些学生并未学到什么知识。通过评价,可以把握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方法指导学生改进,如此一来可以让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其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過演唱能力评价的实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初中生在音乐课堂中更加积极,并且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实现改进。最后,演唱能力评价,可以细化课堂教学,依据评价结果,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二)原则
要对初中生的演唱能力实现有效评价,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不能随意而为。只有在一定原则的规范约束之下,才能保证评价取得实际效果。第一,评价需体现学生差异。一个班级的学生,音乐素养水平本身就存在不同,有的学生本身音乐基础较好,那么要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也较为简单。而一些学生本身音乐基础为零,那么自然学习起来就会困难一些。所以,评价的开展,要体现出这种差异。第二,评价需要过程与成果相结合,也就是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也要对最终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两个方面的评价可以各占50%。第三,评价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立足音乐课程的核心素养,合理设计评价。
二、初中音乐课程中增强学生演唱力的教学策略
1.营造良好的歌唱环境,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感
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需要学生积极参与、配合教师所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际歌唱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歌唱环境,按照“情境教学法”的思路组织歌唱教学。对初中生来说,因为他们正处在对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龄,所以其实不需要特殊的准备,从点滴细节出发也可以将他们带入歌曲的情境之中,营造出适宜开展歌唱教学的教学情境。例如,可以在音乐教室内布置一些音乐家的画像或是乐器的图片,在上课之前可以先把所要学习的歌曲简谱抄在黑板上,或打开事先准备的教学课件。
总之,要让学生一走进音乐教室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之后他们才会积极配合教师所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如果音乐课只是让学生听听歌、唱唱歌,那么和KTV根本没有区别。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一开始会让学生感到新奇,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由此出发,教师需要从情感指导着手根据不同歌曲的特点为其营造出不同的情感学习体验,学会歌曲的演唱技巧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让其明白歌曲背后的内涵。
2.尽量保证乐曲的完整
受到教材体量的限制,很多被选入初中音乐教材的乐曲都是片段,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歌唱体验和音乐欣赏。作曲家和作词家在创作一首乐曲、歌曲时,同样有起承转合,缺了任何一个部分的音乐都是不完整的,不利于听者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量保证乐曲的完整,提高学生歌唱体验的质量。
3.借助和声来表达音乐的层次感
对于一支成熟的乐曲而言,它的表达往往不是单一条线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感,这种层次感通常不能通过单一声线铃儿响叮当》,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分低声部、中声部、高声部,借助三个声部的合唱来表现出铃声的跳跃性。同时,多声部合唱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耳力、声带控制,引导学生从众多声音中分辨出自己的声音,并将自己的声音控制在合适的声部内,从而起到锻炼学生声音控制能力和音乐识别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
4.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音乐的歌唱方式
想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教师需要逐步带领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音乐的歌唱方式,逐步将音乐文化渗透入学生的心中。比如同样是民歌范畴,西北地区民歌与南部地区民歌在演唱上差别很大。西北民歌要求演唱者以快吸慢呼的方式来发出高亢的声音,这种声音在西北地区高原上能够传播得非常广,这是一种符合当地环境特色的演唱方式。这种声音也十分具有辨识度,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分辨出西北民歌。
5.实施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
对于初中生的演唱能力评价,可以从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两个层面切入,分别构建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展开评价。比如定性述评的实施,主要是针对难以具体量化的内容进行评价,比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感体验等。这些很难通过具体的数字来体现,因此就需要通过定性描述,使用合理的文字评述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定量测评,则是通过固定的评价任务,实现量化评价,如掌握歌曲的数量,对音乐体裁形式的认识,对风格流派的分辨等等。制定具体的数量标准,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效,根据具体的数据来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
6.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在对学生的演唱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从教学活动的两个阶段切入合理评价学生的养成能力。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方法等作出评价。比如教学《走进音乐世界》过中秋”这一课的时候,主要讲授的新歌是《爷爷为我打月饼》,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一边引导学生学习,一边评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情感表现。而终结性评价这个方面,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评价,可以通过小组齐唱的方式,轮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从中评价学生的综合演唱水平。
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带领学生进行歌唱体验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欣赏音乐,从主题到特色乐句,从和声到演唱方式,真正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真正踏入音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六一.?歌唱体验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1):106-108.
[2]吕莹.?初中音乐教材中当代流行歌曲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9.
[3]马东利.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20(5):225-226.
[4]王娟.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北极光,202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