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2期   作者:吴秋枝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便孕育其中
 

        吴秋枝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便孕育其中。为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启动了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经过充分研读国家政策,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对师生改革意愿的基础上,着手创设改革条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试点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巨大挑战,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便孕育其中,它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改革教育、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一)国家政策的推动。2012年,教育部制定下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将教育信息化提上议程,并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我国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开辟了新的思路和空间。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文件中明确要求,中职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广混合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革命。
        (二)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虽然我校的教学模式已经摒弃了早期的以“教”为主、注重理论讲授的模式,从2010年开始在部分专业课教学中逐步尝试了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行动导向性教学等教学模式,尤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操作性强的专业来说,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提高极快,也因此我校在全国中职校的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奖颇多且一直在参赛项目和获奖数量上稳居深圳市中职学校首位。但学校文科类的专业和公共基础学科的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仍以黑板与粉笔、书籍为主,即使使用了计算机,只限于PPT展示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媒体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讨论法、实验法等用得较少;教学程序基本都是按照先复习旧课、然后讲授新课,接着巩固小结,布置作业等展开。教师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自由度较小,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方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创设
        成熟稳定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一般包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等四个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和灌输对象;教学内容一般以教材为载体;教学媒体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与手段。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则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可看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知识讲解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二是学生地位的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体。三是教学过程的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四是媒体作用的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因此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就要从教学媒介、教师、教学内容等方面创设条件。
        (一)信息化学习环境搭建
        数字化学习环境,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将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可以将课堂教学扩展到课堂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授课,课后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学习和讨论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自2015年以来我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建设,如每个教室讲台都有电脑和投影仪,黑板和电子白板同时配备,以及教室墙壁配备扩音器等,每个教室电脑里都安装了“鸿合备授课软件”, 还有校园网络班班通(仅限于教师使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在教室备课,或是利用网络通过授课软件授课,这时网络和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只是发布教学内容,无法支持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而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极需要有一个集教学内容发布与管理、课堂教学、在线教学交互、在线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
        经过多方考察比较,我校选用了超星集团的“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支持系统。此系统中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支持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课程学习、在线教学互动、教学效果分析等,此平台还可覆盖教室端、移动端和管理端。教室端可以关联教室现有的硬件,课堂上实施签到、选人、抢答等互动与资料上传、分组教学、主题讨论等教学活动的发放,或是线上课程及资源的实时调用。移动端可以通过移动电子设备进行远程移动学习、课堂教学互动、课后作业考试、阅读在线资源等。管理端能给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大数据分析。通过这个智慧系统,我们的老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用将教学资料放在U盘等设备中,只需存储在智慧教学系统的云端即可,通过线上功能将线下课堂场景打通,通过系统的投屏功能,依靠教师的移动手机,就可以激活课堂,打破传统课堂的活跃性差、互动性疲乏、教学繁琐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移动手机在教学平台上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与教师互动等。
        (二)师资培训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种角色的变化向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帮助教师们尽快适应并熟悉教学环境,排除技术障碍,承担教学改革任务,我们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多批次的综合培训。
        首先进行了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使用的培训。以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现为教学能力大赛)为抓手,聘请了全国有名的信息化教学专家到学校进行信息化教与学的教育观念和理论的培训;同时也请超星集团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培训,内容包括教学平台各模块功能、建课、教学资源管理、教学任务发放、利用平台的教室端和移动端上课、与学生互动等。其次是教学设计及信息技术的培训。

一方面鼓励年轻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对参加比赛的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资源的培训;另一方面启动了“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将各课题组成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进行信息化教学多方面的培训,希望这些教师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起承担者、推动者和传帮带的作用。
        在培训教师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网络平台使用培训。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平台资源自主学习、如何与教师互动、如何上传作业等。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以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建设为抓手,进行教学模式的建构。虽然超星泛雅教学平台里有大量成熟的网络课程和资源可以供我们选择,但是并不完全适合我们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开发一批面向我们学生并适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课程就是我们启动试点课程建设的初衷。经过自愿申报与专家评选,将15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除了语文、英语、数学是公共基础课外,其他均为专业课(包括理论课、理实一体化课)。
        (一)课程设计
        混合式教学课程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因此, 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信息技术与上述各课程要素融合起来,经过精心的设计,形成新的结构、新的流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1.课程教学计划说明
线上建课始于课程的教学计划。各课题组经过培训和研讨,在分析课程目前
现状、课程授课对象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类型、课程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优劣、教学时间安排等等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进行计划和设计。我们要求各课题组将整个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各个章节/单元的(公共基础课)或各个模块(项目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以表格形式列出,并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课程教学计划的内容应该包括课程内容单元或模块划分、课程学习目标、辅助资源等,引导学生了解课程结构、明确学习目标;单元/模块内容计划应包含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重难点、教学资源、作业、反思和考核评价方式等。
2.课程教与学的流程设计
鉴于我校公共基础课教材目前还是以全国规划教材为主,所以课程设计是以
教材的单元划分为依据进行的;专业课方面,大部分都是在项目式模块化内容基础上进行设计。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指导,我们将教与学的流程设计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释难和交流消化→课后巩固、反思与拓展”。
        (1)课前。本部分主要是知识点提炼和内容资源设计和开发。各课程组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将单元/模块内容再进行分割,提炼知识点和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线上预学任务、开发或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作为线上学习资源、编制预学自测题。线上预学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知识的重难点等;资源搜集和开发的宗旨是“学教并重”,即不仅要包括课件、视频、微课等类资源,还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有关资源,如真实生活中的案例等;预学自测题的开发要与预学的知识点紧密关联。
        (2)课中。“混合式教学”最大的亮点就是挑战了传统课堂,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进行了优势融合,把传统的课堂讲授通过多样的线上资源的形式进行前移,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教室,从而充分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在线下,老师根据学生预学情况查漏补缺、重点突破后,剩下的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们把在线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消化巩固与灵活运用。课堂活动形式可以是师生间的重点问题解答、生生间的互动式提问、分组交流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演练、案例分析和展示等。总之是要将线上线下知识相互衔接,有机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3)课后。课后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拓宽视野的关键环节,应包括课前和课中知识点检测、根据课前和课中所学完成的作品、与课前课中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还有师生各自总结收获反思不足等。
        (4)考核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线上学习和交流、线下讨论、展示与拓展等,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要开发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要以学生在知识学习与运用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经过专家指导和课题研讨,各课程统一设计从出勤和学习态度、线上学习时长与预学自测成绩、课堂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课后线上互动和单元/模块大作业成绩或作品成品、期中和期末成绩等几个维度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我们的考核评价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
        (二)课程资源建设
        优质、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基础,是为辅助课程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而用于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资源内容的设计开发既要能支持教,又能支持学,能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要,能解决资源共享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求课程资源要包含如下内容:
        1. 课前自主学习的导入性、辅助性资源,如视频、音频、动画、图形/图像、微课、PPT等。这些资源都应上传到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在线观看或手机上观看,以供学生自主学习、自行复习等。
        2. 课堂多媒体教学PPT和活动设计。这些资源也需上传到教学平台,方便上课教室端调取或其他教师参考和修改。
        3. 课后知识拓展资源,如相关知识拓展的视频、音频或网址链接等。这些资源与课前和课中的PPT等互为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广东和深度。
        4. 在线测试题库、作品库。利用超星平台功能模块,建立课程在线题库,包括课前预学自测题、课后巩固习题、单元测试题、期中期末测试题等。作品库包括语言类课程的说和读的音频和视频、体验类课程的调研和采访视频和报告、专业类课程的作品成品照片等,供展示和其他学生学习参考。
        结语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但是有统一的追求,那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改造我们的传统教学,改变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使用讲授而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的问题,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优化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路秋丽,余胜泉. 面向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5(1)
        [2]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3]钱芳斌,丁海洋,尚云峰.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酒店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信息素养,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