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模型构建突破重难点的几个初中教学实例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2期   作者: 廖丽
[导读]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廖丽   
        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
        摘要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是科学研究中对复杂事物的一种简单描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利用模型构建可以更直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构建模型,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和价值观,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空间思维,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关键词  结构模型构建  功能模型构建 位置模型构建  重难点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倡导探究性学习做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尝试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常规教学中,老师一般常用科学探究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概念性的知识无法通过科学探究来完成自主探究性学习,而通过模型构建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生物学结构,理解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结构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在模型构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搭建模型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模型构建一般分为结构模型构建、功能模型构建和位置模型构建。
一、结构模型构建,直观迁移
        结构模型构建是指通过构建结构模型,让学生在构建模型中认识生物学上的某种结构,并将这一结构深刻的刻画在脑海中,直观的将知识进行迁移,让学生形象的掌握某种生物学结构。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某些不能宏观观察到的事物,不断理解和建构生物学知识结构。
实例1  构建植物细胞模型
1.1模型材料
        不同颜色橡皮泥、黏土、A4卡纸、胶水、保鲜膜
1.2模型构建过程
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细胞结构从外到内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里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和细胞核。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观看植物细胞结构视频,根据植物细胞结构,两人一组合作制作植物细胞结构模型。
1.3模型构建方法
用橡皮泥先在A4卡纸上制作细胞壁,用保鲜膜制作细胞膜,并用胶水粘连在卡纸上,黏土制作细胞质,再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1.4模型构建的意义
利用植物细胞模型的构建,让学生逐步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同时引导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植物细胞模型。通过不停的探索和对植物细胞的构建,让学生的学科思维得以培养和提高,并达到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真正做到了“做中学”,既强调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彰显了生物教学中动手实践的特色。
二、功能模型构建,突破难点
在生物学中,很多人体结构的功能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建构功能模型,理解该结构的功能,从而把难以理解和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模型观察,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上的难点和重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例2  构建三种血管血液流向模型
2.1模型材料
   三种颜色大小不一的电线,胶布、白色A4卡纸
2.2模型构建过程
人体内有三种血管,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教材编排是按血流方向进行编排的,主要介绍了血管的概念、血管的结构特点、血管内血流的特点以及血管的分布等。动脉是送血离心的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运出去。

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将血液运回心脏。毛细血管是动脉末端和静脉起始处之间连结的血管,位于组织间隙内,可让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利用老师讲解的人体内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白色卡纸上构建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向模型。
2.3模型构建方法
学生先在白色卡纸上画出心脏结构图(简图),然后用鲜红色粗电线代表动脉,深红色细电线代表毛细血管,蓝色粗电线代表静脉。在A4卡纸上制作一个简单的血液循环示意图模型。学生根据血液流向,血液从心脏流出流向动脉,动脉流向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流向静脉,从而理解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同时深层次理解三种血管中的血液流向。
2.4模型构建的意义
   三种血管各有特点与功能,但这三种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血液流动的管道,模型构建有助于学生从血液循环的整体这一角度去理解本节内容。利用三种血管血液流向模型,让学生理解是血液在心脏的驱动下,从动脉流向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流向静脉。通过三种血管模型的构建,提前为学生学习血液循环途径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解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
三、位置模型构建,形象识别
        在生物学的教学中,一些结构的位置关系是微观不可直接观察的,讲授新课时,学生很难理解一些结构的位置关系,从而不能理解结构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位置模型构建,让学生能生动形象的认识一些结构的位置关系,掌握生物学上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
实例3  构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位置模型
3.1模型材料
   白色毛线、水彩笔(红、橙、黄、绿、蓝等颜色)白色塑料小球
3.2模型构建过程
   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中,八年级下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需要学生明确:基因在什么地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是怎样?用模型构建可以让学生直观认识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的位置关系。根据视频和教材插图,老师提供白色毛线代表DNA,白色小球代表蛋白质分子,学生四人一组制作染色体模型,然后用图示的方法描绘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3模型构建方法
   用白色毛线制作DNA分子,在白色毛线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来制作基因,再把毛线处理成短棒状,最后把白色小球镶嵌放在毛线里做成染色体。
3.4模型构建的意义
   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很难突破,在教材中,对基因的定义就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通过观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图”、“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讨论、制作染色体模型等活动,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乐趣,掌握知识。同时为学生“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基因)的变化图”做好铺垫,为突破这一节重难点打好基础。
从这些模型构建的实例中,笔者认为:学生在模型构建中,进行了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去发现、分析、体验,把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在制作模型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了《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生物学教育课程标准:
                  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汪忠.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
                  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
2012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