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
宜昌市青岛路小学
一、教材内容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课时。是新课标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测量"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对周长意义里“长度”的理解可能会有困难。因此,教材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中来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本节课中,还需要学生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生活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三、实践与思考
经过3次磨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要让学生在无形、潜移默化中掌握周长这一概念是多么不容易。在反复试教和修改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老师们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通过不断“找茬”,寻求更优的教学设计,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现结合磨课经历,谈谈我的收获。
(一)合理使用教学素材,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恰当地把握教材内容,素材的利用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进程,影响他们探索的热情。
在我的第一次试教过程中,在学生用笔描出了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后,又出示了蚂蚁围绕树叶爬行的视频,还用动画形式将爬行一周的边线拉直,从而揭示周长的概念。这一设计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扰乱了学生的思维。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课件的使用越来越多,但真正起到作用的却越来越少。因此,在吸引学生兴趣时,在学生有困惑时,在学生欲说不清时,在学生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拓展时,趁机提供素材,引起学生思考,才能保证素材的有效利用。
(二)充分提供空间与时间,落实教学环节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留足时间、空间,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对“你给我多大空间,我就有多大发展”的孩子们来说,思考得才会更充分。在最后一次试教中,我总是担心教学环节不能完整地呈现而处于太过主动的状态,学生一旦说不上来,我就忙着补充,学生似乎养成了让老师来说的习惯。在找一找、摸一摸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时,当学生说道“书架的周长”时,我马上打断学生,告诉他们书架是一个复杂的立体,不能这样来描述。如果当时我让他去动手指一指,同学们就会发现根本指不出来,这样就能充分感受到只有物体表面才有周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带而过,这也许正是我们突破重难点的窗口。如果学生没有任何疑问,那这样的课堂往往缺乏数学味道,学生出现了我们预设不到的问题,那才是真实的课堂。我们不能拉着学生跟我们走教学流程,而是应该跟随学生的认知和课堂生成,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进程。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去说,去体会,学生反而更有兴趣,自然而然地就能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课堂中应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生活知识入手学习数学知识,又把学到的知道很好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这节课我做到了前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摸一摸树叶和数学书表面一周的边线,然后借助美术课的经验去描出它们的边线,从立体感知过渡到平面图形,再抽象成线的长度,从而揭示周长的概念。然后去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从而将概念进一步完善,始终联系生活开展教学。但是后者有所欠缺。如我们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布置学生课后量一量自己的头围、胸围等实践作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好地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将这一想法落实到课堂中。
虽然,在每次磨课的过程中都有一种被折磨的感受,但是“好课多磨”,一堂好课离不开集体的智慧。磨课不在结果,在于过程。在磨课的过程中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引发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深入思考,在磨课中悟课,共同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