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2期   作者:梁金庆
[导读]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愈加丰富,

        梁金庆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联群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542813
        摘要: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愈加丰富,然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优化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数字故事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逐步获得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将其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全面讲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对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数字故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就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显著等方面。对此,教师可以将数字故事引入其中,将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变为故事情节,将原本零散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机串联,让学生更加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并从中收获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见,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一、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字故事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实现多元化教学。以往的小学数学形式过于单一、乏味,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数字故事的融入,将原本单一的教学变得更加多样,课堂氛围也愈加浓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高涨。其次,提升教师素养。数字故事的融入,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深入掌握数学知识,并且将其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可见,应用数字故事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可以切实锻炼教师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小学数学师资水平的提升是极其有利的[1]。最后,保持学生学习注意力。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对于故事有着较强的兴趣,将数字故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数字故事,活跃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渗透数字故事,而就教学情境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分别是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以此集中学生的精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近期明明长胖了不少,体重上升到120斤。为了健康,他决定减肥,即连续一周绕着操场跑步。第一天,他沿着操场跑线开始跑步,但是没有跑完完整的一圈。一个星期后,明明的体重并未减轻,还是120斤。

”这个时候,教师抛出引导性的疑问:“明明有没有按照原计划跑步?”可以发现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理解“什么是周长”。而就周长的定义来说,即“封闭图形的一周程度”。对此,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则引导学生在绘制图形边线的时候,试着从不一样的起点出发,只要保证最后连接到起点即可,这就是所绘制图形的周长[2]。通过这样的方式,首先给学生讲述明明减肥的小故事,在此基础上介绍周长的定义。在上述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比以往更高,注意力也十分集中,这样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
(二)利用数字故事,培养行为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为借助数字故事进行知识的讲解之外,还可以将其应用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具体来说,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借助故事再现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学会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值得说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优势,以此进行故事的讲解,让整体教学更加丰富、生动。例如:在教学“奥运开幕”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给学生呈现这样的动画故事片段:“红红是一个做事非常拖拉的孩子,上学时间是八点二十,她都每天会迟到,为了帮助红红改掉这一不良习惯,爸爸决定给红红买一个钟表。但是第二天上学时,爸爸发现红红八点二十一分才到学校,还是迟到了。”在播放完毕后,教师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为什么红红有了钟表,还是会迟到呢?”部分学生十分聪明,很快就想到了答案:“因为红红不认识钟表!她看不懂钟表!”这个时候,教师把握时机,引申出本节课所要教学的钟表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掌握钟表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拖拉是一种坏习惯,从而约束自我,从小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利用数字故事,提高辨别能力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更好地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对此,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转变为数字故事,让学生明确题意,推理出正确的答案。需要说明的是,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抽象性的课程,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故事中多次提及对应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字故事,如对于圆的周长,教师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回忆奥运会中运动员赛跑的情景,在指定的时间内赛跑,让学生思考运动员跑完一圈一共是多少米。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对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深刻认识到数字故事的优势,并且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此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可以从利用数字故事,活跃教学氛围;利用数字故事,培养行为习惯;利用数字故事,提高辨别能力三个方面出发,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进一步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车桂玲. 关于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中华辞赋, 2018, 000(011):P.123-123.
[2]蒋红梅.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J]. 中外交流, 2017, 000(025):21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