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2期   作者:张高兵
[导读] “玩中学”不仅适用于幼教,对小学教育同样可以收效甚佳。

        张高兵
        望江县实验学校,246200

        摘  要:“玩中学”不仅适用于幼教,对小学教育同样可以收效甚佳。年龄尚小的小学生对游戏极具兴趣,乐于参与,这为教师打造“生本课堂”提供了新思路。尤其对于数学科目而言,理性虽然占据主位,却与游戏相辅相成。游戏看似与理性、严肃背道而驰,却反而既有对知识逻辑的灵活运用,又是课堂的助活剂,只要善加利用,定能成就寓教于乐的典范教学。本文中,作者站在小学数学教改的角度,分析了游戏之于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如何运用游戏改善教学思路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游戏;教学方法

        “生本课堂”相比于以往的课堂呈现,更将学生的本位作为实现目标,在鼓舞其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同时,挖掘其潜能,探究其个性。和“生本”相契合的思路就是寓教于乐[1]。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必然要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结合课程的内在逻辑对教学进行教研和实践。小学数学本身强调严谨的逻辑,注重思维体系的建构,是许多学生头疼的科目。书山题海往往不是通往佳效的正途,而游戏有时却能起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奇妙作用[2]。因此,对数学游戏加以探究极具可行性,更具有必要性,处在实践中的教师尽可以在应用中验证和把握。
一、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一)打破枯燥,促发热情
        小学阶段的数学尽管没有涉及特别复杂的数理知识,还是以积累和打基础为主的内容,但是缺少感性参与的课堂依旧让小学生觉得压抑、无趣。而游戏就是专治无趣的良方,打破枯燥常态,让知识以千变万化的姿态呈现,从而促发热情,十足调起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让数学课不再是枯燥课,而是趣味无穷的"乐园"。这样,学生们上课积极游戏,也是积极学习,还能获得对知识更加特别且深刻的记忆。
(二)点拨互动,侧重主体
        如今,越来越多的从教者意识到互动之于课堂成效的重要性。因为互动可以让"生本位"目标顺利实现[3]。游戏之于课堂就是互动教学的集中体现,是打造活跃课堂的妙方。教师在数学课上运用游戏导课、讲授、练习、复课等,让课堂充满特色,随时有新思维火花的碰撞,且无论哪个环节的融入,都是对互动性的提升,有助于教师边互动边点拨,还巧妙地将侧重点移到学生主体身上。
二、游戏教学的方法分析
(一)以游戏“抓”学生
        课堂的前段部分,往往是以教师导课开头,学生跟随教师所设问题加以思考,随后师生共同带着问题步入本课主题。以游戏“抓”学生,抓的就是学生上课最开始的专注力,而不是用看似难以学会的重、难点问题将学生劝退。教师要依据课程要求,恰当融合游戏,让游戏充满乐趣的同时不偏离主题,且包含所学要点。如,在正式讲授“统计”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一个“听我指挥”的游戏:教师指派几名学生做数量记录,然后其他同学听指挥、做动作。指挥号令包括:“戴眼镜的同学举起左手,不戴眼镜的同学举起右手”;“ 戴眼镜的男同学举起左手,不戴眼镜的男同学举起右手”;“ 戴眼镜的女同学举起左手,不戴眼镜的女同学举起右手”等。该游戏简单且学生配合度高、专注力强,可以让大家在反复判断指令和做动作过程中,感受到“数”在不同统计标准下的变化,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后面的统计学习中。
(二)以游戏发现知识
        以往的数学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没有留给学生更多主动发现知识的机会。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对教师产生依赖,一定是教师讲过的、课本列出的知识才有十足把握,一旦遇到新问题就会手足无措,不会灵活变通。而游戏恰好可成为学生发现知识的载体[4]。

数学游戏首先是互动性的,要求参与者调动大脑、身体与之相配合,这个过程就是顺利将学生推向主体地位的过程,促发他们和教师一起去探究、发现知识。如,在讲授“角的度量”时,教师设计一个“比一比”的小游戏:在黑板上画出几组角度相等、大小比例不同的角,让学生分别拿量角器来比较一下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画出大小不等、角度不等的几组,让学生再次量取角的大小进行比较。量角度的过程是学生参与思考的过程,可以自然而然的推翻他们原来错误的认知,从而发现新知。为加深理解,教师还可以进行生活案例的引申,如让学生亲自量一量桌角、门角等。
(三)以游戏摆脱抽象
        抽象是许多数学问题的共性,对于一些小学生而言,要么不理解,要么理解不深,如果不能在课堂上就将他们的思路打开,就会为日后的学习留下遗患。游戏融合数学教学,一方面可以在兴趣上“抓”住学生,契合他们爱动、爱玩的特点,另一方面就是化繁为简,将抽象的问题演化为更好理解的具象化问题。如,“一亿有多大?”这节课的“一亿”就是一个超出小学生日常所见的概念。究竟怎样形容这个概念是教师须加以重视的。教材上是将纸张作为理解概念的载体,让若干组一百或一千张纸为学生打造具象空间。而教师还可以设计“数米粒”、“数笔芯”等游戏,让学生利用身边易获取的材料来亲自验证一百有多大、一千有多大,进而推想一亿会有多大。很多数学问题之所以抽象,就是因为与生活有距离[5]。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去缩短距离,让学生摆脱抽象,并学会在其他问题上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游刃有余地处理疑难数学题。
(四)以游戏巧练习题
        学一学,就要练一练,这是小学数学课必经的过程,目的就在于及时夯实,并有所扩展。然而学生接触到的数学习题大多形式雷同、枯燥,要么套用公式,要么一味的演算,让学生苦不堪言,身心疲惫,没有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用游戏巧练习题则是以轻松的模式“温故”,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下“知新”。如,在展开“分数的初步认识”课程之后,教师在练习环节可设置“配对儿我最多”的游戏,把分数拉到学生面前来,让他们动脑去分辨、判断。游戏时,教师向学生分发制作的若干分数卡片,包括图形分数、数字分数,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比赛的形式将数字分数与对应的图形分数配对,比一比谁最快。这一游戏可以让学生夯实分数常识,在直观的判断下更深地理解分数的内涵,并能了解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以游戏查验缺漏
        查缺补漏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必要的一环。正常情况下,学生可以在练习中对自身查缺补漏,但小学生还不太具备自查能力,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设计检查环节来帮助学生找出哪有知识欠缺。检查环节也是可以巧妙应用数学游戏的,而且形式灵活。如,讲完“时、分、秒”这节课以后,教师设计一个“速说时间”的小游戏:教师准备画有不同时间的时钟卡片在讲台前随机亮出,而学生集中注意力速答卡片所指时间。游戏中,通过对学生反应速度、判断准确度的观察,教师可以更清晰地掌握学生对时间知识的理解是否牢固,从而及时查缺补漏。
结束语:
        好的课堂可以包罗万象。游戏之于教学绝不是一种摆设,而是切实提高实践效果的良策。小学数学所面对的学生拥有与游戏相契合的特征,正是游戏教学大有用武之地的依据。因此,小学数学的游戏教学之路还要继续纵深探索,将游戏之于课堂的最大价值开发出来。本文提出的以游戏“抓”学生、发现知识、摆脱抽象、巧练习题、查验缺漏几点方法也是基于带动学生热情,打造愉快课堂的目的,进而获得教学上的实效,希望对未来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的探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艳梅. 试论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7):83.
[2]李海艳.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应用[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19, 000(012):P.53-53.
[3]苗慧玲. 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数学游戏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20, 000(029):63-64.
[4]汪广珍.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有效做法[J]. 学周刊A版, 2020, 016(016):91-92.
[5]罗再淇.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4):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