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2期   作者:周明合
[导读] 数学作为体现学生思维和应用能力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周明合
        山东省德州禹城市安仁镇中心小学 山东 禹城 251200
        摘要:数学作为体现学生思维和应用能力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是人类智慧结晶的所在,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而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以进行基础知识讲授为主,并辅以学习习惯配贵阳为方向和目的,但是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基础自然学科中的重点,也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数学运算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教育以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要目的,但是由于数学学科具备很强的思辨和创新特点,这是作为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核心内容。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不足,过于注重基础解题方法的讲授,这对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学形式单一、固定化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相关内容进行讲授时,主要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考量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受到限制,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影响,学习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课堂氛围也不够积极活跃。
        2.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数学作为一门思想相互交融的学科,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双向的思维互动和交流,这样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做出合理的调整和细化。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数处于单向输出的状态,学生的接收程度有限,而且有的学生甚至是在走神,没有专心听讲。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逐渐降低,导致数学的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渗透。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1.以问题为引导,鼓励学生探索数学规律
        小学阶段的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从具体到抽象方向的有效引导,因为这个阶段正是学生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引导,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数学规律的探寻和数学关系的对比、分析。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学习“时、分、秒”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是多长时间呢?”同学们不假思索的回答到:“40分钟”,“那么同学们知道,40分钟是多少秒吗?”接下来,开始本节课关于“时、分、秒”的学习…我们知道,时间以“秒”为最小的单位,秒针走60个小格就是一分钟,分针走60个小格就是1个小时,通过观察我们的手表,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秒针走一圈,分针就会往前走一小格。然后,教师向学生布置这样的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完成家庭作业时,记录下所用的时间。”经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就容易使学生对时间单位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在以后利用时间记录时就会更加准确。
        2.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设定一个固定的答案,学生就会自然以准确答案为思考方向,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就会不敢主动发言甚至有一些畏惧心理。为了不对学生的思维束缚和限制,教师需要设置一些开放性的答案,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将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和积极,进而实现数学思维的有效发散。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旋转,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班内的某一熟悉事物作为分析对象,有的学生说:课桌就是轴对称,第一排的书桌可以移动到最后一排…在这样的答案驱使下,班内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将自己认为现实生活符合要求的事物进行作答,将班内的数学学习气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明显的发散。
        3.依据不同学生情况,开展思维强化训练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就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关注的不同点,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和方式。比如,对低段学生可以开展趣味训练法,对高段学生则以问题分析和深层次探讨为培养方向,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欲望,进而实现对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主要以数学基础理论和应用计算为教学重点,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及教学改革的背景和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利用课堂提问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入手,在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开展思维的拓展与强化,实现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景贵.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3):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