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2期   作者:熊国强
[导读] 目前,高中历史作业主要靠背诵、做题等方式来完成,

        熊国强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三中学 云南 腾冲 679100
        摘要:目前,高中历史作业主要靠背诵、做题等方式来完成,学生课后面临着重大的作业压力,导致很多学生既没有完成作业的意愿,也不能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不能充分发挥作业对学生学习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探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提高策略,力争发挥作业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历史作业设计;作业层次性;高中
引言
        作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验、巩固和反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和补充,更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张扬个性的渠道之一。好的作业能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现状
        第一,作业设计的目的性不强。部分教师不重视作业设计,课前没有准备,课堂上临时起意,随意布置历史作业,导致每一项作业没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二,知识点重复。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教师很少精心设计历史作业,对作业中涉及的知识点缺乏筛选,经常出现重复性的知识点,导致学生有很多重复的作业,浪费学生精力、时间,同时增加学生作业压力。第三,渗透面不广。历史作业设计与其他章节内容、其他学科完全隔离开来,忽略学科内外之间的联系,缺乏多方面的融合渗透。第四,知识训练内容多,思维、技能的训练相对少一些,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一)作业要体现自主性、趣味性
        “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居里夫人如是说。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他主性学习而言的,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它能够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兴趣是动力,它能引领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就意味着教师设计作业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要激发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把自主性和趣味性巧妙结合,让学生有广阔的天地。
        (二)加强历史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为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高中历史作业一定要有层次性。所谓的层次性,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能力差异等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为了做到这样,教师设计作业前要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以上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作业的难度与数量适应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作业设计,避免出现基础较差的学生完不成作业情况。如讲“辛亥革命”一课时,笔者针对基础与能力程度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等方面差异,把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学习小组,分别为基础好的学习小组和基础差的学习小组。对于基础好的学习小组,让其根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共同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关系等教学重难点设计作业,保持作业难度,让学生掌握教学宗旨;对于基础差的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义两个基本内容设计作业,适当降低作业难度,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这样的设计来保持历史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做到因材施教、差异教育。
        (三)能够吸引学生动手动脑的作业
        1.讲身边历史小故事,比如在学习了必修Ⅱ“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后,为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再现20世纪初到今天的家乡婚丧习俗,反映当时社会的变迁。可以设身处地的从衣、食、住、行、娱乐等各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生活。2.观看历史纪录片或电影,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因为直观、形象,有故事情节。3.列举一些相关的名词,由学生找出其中的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实际上类似于“成语接龙”的游戏,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以往的作业,总是老师布置、学生完成,是老师考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对作业就产生了一种厌倦感,或抄教材,或抄同学,应付了事。5.角色扮演,对于比较枯燥的陈述性知识,学生不感兴趣,也难以弄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第一人称创造性设计当时情景,重现当时历史情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历史作业设计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具体的是,教师以问题为基础设计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通过自己的独立分析与探究找出问题答案,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在完成探究性历史作业过程中,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历史教材,精心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及其发生原因等,使其在独立自主的思考分析中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高中历史作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作业设计,加强历史作业的教育性、层次性、探究性、趣味性,全面提高历史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改善历史作业设计中的问题,优化作业质量,充分发挥作业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荣琼.如何进行高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N].贵州民族报,2019-07-25(A03).
[2]武雅茹.高中历史表现性作业的实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3]戴聪迪.高中历史练习与有效性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