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蒲玲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第一中学校 山西 临汾 042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理念以及模式均不再符合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逐渐应运而生。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引言
所谓问题导学教学,指的是高中历史老师在开展历史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其不再通过直接性知识传输的方式开展教学,而是通过将知识转化成为问题,而后再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并让学生在思考历史问题的同时学习历史知识,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但是,历史老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时,其要注重所提问题之间的逻辑性以及衔接性,切不可随意发问,否则不利于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深入思维,自然也就难以发挥出问题导学教学的最终效果。
一、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可能会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部分学生在自制能力方面还比较弱,在课堂上学习时无法做到全身心投入,学习不感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应该转变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历史知识讲解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上就应该更精心的谋划,探索课堂提问的技巧,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提问,增进师生互动,全面增强教学效果。
二、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一)问题贯穿课堂,引导学生思考
历史老师在开展问题导学教学时,其不仅要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教学,而且还要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知识,进而使得学生在不断思考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但是,历史老师在利用问题贯穿课堂进行教学时,其不仅要注重自身对学生的问题提问,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分别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而老师才能够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问题引导教学。
(二)引入问题,驱动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的改革需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力求整体的教学思路是本着从历史核心素养方向出发,在改革完善教学设计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入实际问题相配合,辅助设计方案的具体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单纯的教学可以实现的,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问题的驱动模式,以交流互动的模式引导学生的探究思路,深化问题的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分析历史事件,认知历史的价值观与根源影响。
(三)多角度提问,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当中,历史解释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这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史料为前提,促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现阶段一些高中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强,在组织学生开展史料分析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能科学的运用史料和分析史料,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了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最终提供固定的答案,按照一定的讲解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历史学习能力始终得不到真正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的时候,不应该用模板化的答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严格限制,而是要引导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允许出现不同的意见,促使他们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运用比较和分类的综合分析方法,深入思考和提出质疑,之后通过教师指导和小组合作进行论证,这样所获得的结论会更加科学准确。
(四)布置课后作业,引发学生深思
一般而言,高中历史老师在开展问题引导教学时,其主要针对于课前的思维引导和课中的问题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教学。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历史老师在带领学生系统梳理历史课堂知识之后,便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继续引导学生深思。但是,历史老师再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深思时,要注意所提课后问题的深入性,而不能再类似问题贯穿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问简单问题。例如在教学“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课之后,历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先秦以前的儒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区别、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为什么不能被当时的君王所采纳等,以此启发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和探索历史。
结束语
总之,高中历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注重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进行合理设计,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促使他们拓展思维,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这样不但实现了知识传授的目标,也会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全面提高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秦津津.问题探究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2]方亚玲.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周岚.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年表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