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庆芳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 云南 腾冲 679100
摘要: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有效融入心理学知识,一方面把握学生心理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关于政治教师,应探寻教材中和心理效应息息相关的内容,正确认识高中政治课程特征,将心理效应变成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基于此,文章将着眼高中政治课堂,简要分析心理效应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政治课程;高中;心理效应;教学路径
引言:对于心理学而言,因其自身综合性较强,现已实现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中。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师逐渐将心理效应视为主要教学工具,在具体教学中加以应用,所得到的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对此,政治教师需从自身出发正确认识心理效应,探求政治课程与其的融合点,依据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与学习特点,选取相应的心理效应进行教学。
一、应用“南风效应”
拉封丹曾创作这样一片寓言,主要讲述北风与比南风到底谁更威风,二者谁更有办法能吹掉行人身上的大衣。首先,北风吹来刺骨冰凉的冷风,出于抵抗寒冷行人只好紧紧裹住自己的大衣。但是南风缓缓吹动,让行人慢慢升起暖意,自然解开大衣纽扣褪去大衣。
通过探究“南风效应”,其予以的课堂教学启示为:有关师生关系的处理,应让学生心生暖意,课堂教学氛围是和谐温暖的[1]。依据有关现心理学研究证实:创新能力在人们感到不必形成戒备心,也就是处在“心理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思维的活跃与积极表达观点,应在“心理自由”状态下才会实现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发挥。在高中政治教学也同样要关注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应将教师的关爱传递至每位学生心中。这样学生才能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灵距离,渴望和教师成为朋友,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展开平等交流、对话,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学习困难、心中的疑惑以及更好适应的教学方式传达给教师,从而让教学策略的调整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寻求和学生之间的契合点,打造有效高中政治课堂。我们以“生活与消费”为例,因为该知识点和学生日常生活十分接近,因此教师可以轻松姿态询问学生最近的消费形式哪些?或是通过信息技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的消费形式,通过实际生活练习经济知识的形式,让课堂充满“生活味道”。
关于购买活动与货币的演变,教师可通过小故事或是舞台剧的方式进行演绎,让其了解曾经人类使用贝壳、石头等当作货币。此外,对现实生活中的购物情境进行创设,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将生活中所用到的购物消费方式表演出来。
二、应用“首因效应”
对于教学工作而言,其属于双向交流的一个过程,要是政治课没有为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效果造成影响[2]。特别是高一学生,往往对高中政治课的印象是枯燥无聊。会导致原本对高中学习生活满心期待的学生蒙上心理阴影。那么,教师则需要发挥“首因效应”的作用,在导入环节尽可能为学生创建较好的第一印象,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政治课堂的学习。可以应用政治热点作为新课导入的抓手,让学生进入创设的教学场景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以“面向经济全球化”为例,可以将“华为手机”等社会热点话题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受到经济全球化怎样的影响、应对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通过时事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具体问题加以解决,让学生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使其在无形中感受到生活中充满了政治知识。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以“财政与税收”为例,高中政治教师可学生生活城市的市政建设当做新课导入素材,以此切入到财政作用及有关知识。由此会让学生和自己成长环境产生联系,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情感共鸣,从而由心底想继续探究课本知识。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唤醒学生心中对家乡的热爱。
三、应用“鲶鱼效应”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这一心理效应同样会取得理想效果。教师可以重点在表扬其他班级进步速度非常快的同学,本班学生会通过对“黑马”了解而形成一种危机感,有助于竞争意识的激发。在课堂作业方面,教师可以表扬与肯定认真对待的中等层次的学生,激发其他学生的危机感,更加认真对待学习与作业。总而言之,应尽可能让学生变得“繁忙”,但更关键的是在“繁忙”中让学生感受乐趣,从而使其觉得“忙起来”是快乐幸福的,只有让大脑皮层形成兴奋需要中心,才会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结束语: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其基础,而其责任则在于教师。进行高中政治课教学时,教师要应意识到心理效应渗透于政治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教师需要坚持灵活性、适度性原则,提高对心理学知识应用的重视,利用有效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其人格。这有这样教师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导师”,进而促进我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爱萍.运用心理效应,提高政治教学时效性[J].信息周刊,2019(31):0213-0213.
[2]候永红.巧用心理效应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