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雨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摘要:黄自艺术歌曲在中国声乐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创作的《春思曲》更是每一位声乐学习者的必唱曲目。黄自的声乐艺术作品的歌词几乎都以诗词的形式来呈现,歌词体现出“诗性”,而他为其作曲都是根据歌词的意境语调来创作,在创作旋律,编写和声伴奏的过程中,每句都与歌词紧密相连。在《春思曲》中,笔者通过分析旋律创作、和声织体和钢琴伴奏的编配,将对歌词中的“诗性”如何在音乐中所体现作具体论述。
关键词:黄自 《春思曲》 “诗性” 旋律 和声 伴奏
第一章 旋律和声对歌词“诗性”的诠释
在声乐作品中,歌词与旋律部分是一首作品的主体部分,和声织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黄自的艺术歌曲中,不仅对歌词与旋律的一致性极其重视,同时他把和声织体的变化也列入了重要的地位。因此笔者将从该作品的旋律与和声织体的变化中,对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歌词中的“诗性”进行诠释。
1.1 歌词中的“诗性”
黄自的这首艺术歌曲的词作者是韦瀚章,近代词作者,擅长作词,所创作的歌词典雅精致,韵味十足,黄自多次为韦瀚章的词创作歌曲。在《春思曲》中,韦瀚章应用了诗词的形式,即富有“诗性”的词,生动的表现出女子思念远方郎君的情景。这首作品的完整歌词是“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今朝揽镜,应是梨涡浅,绿云慵掠,懒贴花钿。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分色上帘边。更妒煞无知双燕,吱吱语过画栏前。忆个郎,远别已经年,恨只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 陈星,《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材美声唱法女生卷》,2012年2月第六版,66-67页。]整首作品具有含蓄美,诗歌虽短,却把诗中人物几次的心理变化形象的刻画出来。
1.2 “诗性”在旋律创作中的体现
黄自先生在为每一首作品谱曲时,注重每一句歌词的声调与声母韵母的运用。在仔细研究过歌词后,才会对歌词进行旋律的谱写。如第一句歌词“潇潇夜雨低阶前”中,他运用旋律的下行来体现雨从天而降滴到台阶上的场景,同时还根据歌词的声调合理的安排旋律下行时的走向,从而将此句歌词所描述的场景体现的恰到好处。
又如在“恨只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这句歌词中,在“恨只恨”这三个字中,黄自巧妙的运用了中声区的厚重感,将两个“恨”字上加了重音记号,同时三个字运用了上行的音阶,用旋律把心头的恨意谱写出来;“不化成杜宇”表达了女子内心急切想见到郎君的渴望,黄自在为这句歌词谱曲时,用跨度较大的音程强调女子渴望之情,这样的旋律创作,能让歌唱者在演唱时对情感和声音的表达更加贴切;最后一句“唤他快整归鞭”表达了女子一种美好愿望,但美好愿望又只是一种假想,在旋律的创作上,从“不化成杜宇”中较高音区的较大音程跨度变为了中音区的平稳下行,并在“唤他”处作了自由延长,最后渐弱,整个乐曲结束,用旋律间的落差将美好愿望落空回归现实的失落感表达出来。
在整首作品中,黄自都是以歌词的语调语气和情感所需谱写旋律,将旋律与歌词所具有的“诗性”紧密联系,这样的旋律创作使得整首作品的诗的意境以及音乐的情感脉络展现的淋漓尽致。
1.3和声织体变化——情绪转变的预示
该作品中,黄自应用了多种和声织体的形式创作伴奏,每一种伴奏织体的变化,代表意境的表达,情绪的转化。
在作品前奏中,连续用弱的主和弦在12/8的拍子里平均的进行,紧接着引出了“潇潇夜雨低阶前”,将前奏和声的进行比作一种雨声,在旋律之前营造出夜雨低阶前雨声的意境。同时在作品结束时,和声织体又延续开始前奏时的“雨声”意境,寓意女子从幻想中回到现实,回到了夜雨的场景中。黄自通过和声织体的变化,将歌曲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境用伴奏烘托出来。
“雨声”意境和声织体的模式一直延续到中段“懒贴花钿”,从“小楼独倚”之前和声织体发生了变化,由柱式和弦变为了连续的分解和弦,音乐随之也开始流动,同时预示着一种情绪的转变,少女看到了美好场景,用流动的伴奏烘托美好场景。
整首作品和声织体在变化的同时,都烘托着不同的意境,每一种和声织体的变化,都预示着一种情绪的转变,整个伴奏的和声编排逻辑都将听者带入一种新的意境中。
第二章 钢琴伴奏对歌词诗意的描绘
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不仅仅只是为旋律服务,它与旋律和诗歌占有同样的地位,在黄自的《春思曲》中,钢琴伴奏也同样作为整首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整首作品对歌词“诗性”的体现用伴奏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伴奏创作中,伴奏始终在与旋律呼应,不仅是音高音调的呼应,也是和声与旋律的呼应。第一句演唱时,伴奏左手与旋律一致,并且用较低的音区,有如展现一个声音低沉的男生与女子对话,又好像雨滴到台阶上与女子一同歌唱。
在作品中段“更妒煞无知双燕,吱吱语过画栏前”,虽然是描写场景,但伴奏和旋律却发生了和声的变化,伴奏还是继续延用流动的分解和弦,以示美好场景,是女子看到燕子成双成对这样美好场景出现时心里的嫉妒,旋律色彩发生大变化,把女子心里的嫉妒之情用和声刻画出来,用和声伴奏的变化与旋律结合,描绘场景并表达情绪。
黄自在创作该作品伴奏时,并没有只把伴奏当成一种烘托声部,而是将它也当做了主体部分,使之与旋律部分能更好的呼应相契合,旋律部分的人声演唱与伴奏部分描绘场景相结合,也使演唱者与听者都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伴奏声部与旋律声部的配合也更加加深了作品的诗意感,为歌词中的“诗性”锦上添花。
结语
通过《春思曲》歌词中所体现的“诗性”,笔者对其旋律、和声和钢琴伴奏作了分析,音乐特点将歌词中所要体现的意境展现的恰到好处。在演唱过程中,歌者需要注意将作品的歌词与旋律的音调作比较并仔细研读,身临其境感受作品的意境,使歌词在旋律中能发挥的更加游刃有余。同时,要仔细感受钢琴伴奏在整个旋律和歌词中所作的呼应作用,将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当作一个整体,才能在演唱时把握歌词中所体现的“诗性”。黄自的艺术歌曲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十分重要,每首作品都需要去认真研究学习,希望此篇文章能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