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2期   作者:熊珊
[导读] 建国以来,道德与法治一直都是我国长治久安的保障

        熊珊
        四川省泸州市梓橦路小学校  646000
        摘要:建国以来,道德与法治一直都是我国长治久安的保障。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的法律与道德意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来说,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随着教育教学不断地深化改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逐步展开。小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理解。开展小学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引言: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由“前定制水平”向“习惯水平”转变的重要阶段。学生在中、低年级逐步形成道德观念,积极支持和维护集体制度,遵守道德要求,成为“好孩子”。在中、高级阶段,他们逐渐形成法制观念,尊重权威和法制,维护社会秩序,趋向于成为“好公民”。因此,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当前小学德育法治教学面临着教学方法僵化、课堂枯燥、师生普遍不重视的教学情况。为此,本文提出了运用生命教学策略解决小学德育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教学模式落后,学生提不起兴趣
        对于目前我国的教学环境而言,还是处于一个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对于学生文化课成绩比较重视,对于学生品质以及思想意识的提升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进行小学高段年级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现如今信息技术化的环境中,灌输式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代人才发展的需求。教育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得课堂变得没有生机,学生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就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这就会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2、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律的认知程度不够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会对孩子过于地宠爱,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学生对于道德和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对于谦让友爱没有过多的认知,对于一些法律常识也没有储备。道德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法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保护自己的武器,能够保障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律意识的淡薄,会使学生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安全等没有一定的概念,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来说是一个负面的影响[1]。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
1、确定教学生活化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虽然教学目标明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等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以及个性差异较大,因此,应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说话要算数》时,老师要将教学的目标进行一个明确,让学生知道说话算数的重要性。老师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当好朋友之间约定好时间几点出去玩耍时,一个人说我们下午两点在超市门口见面,不见不散哟!在当时约定时,如果没有人提出疑问,那么每个人都要按时到达,确保之后的活动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没有按时到达,那么所有人都要等这一个人,之后的活动都要往后推迟。这不仅仅耽误了每个人的时间,同时还会使得朋友间出去游玩的兴致大打折扣,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不开心的事情。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想耽误和麻烦别人,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保证自身可以按时到达。这样生活化的举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2]。
2、创设生活的场景,形成法治精神
        在小学德育法治课堂中,创设生活场景,将法治理念融入生活场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情景课堂,促进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精神,强化法治观念,从而提高学生道德与法律课堂学习的效率,使得课堂学习不仅是法治知识,更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和守法精神。
3、优化生活化内容的设定,提高教学的质量
        生活案例属于教材内容的细化和延伸,对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师选择的案例内容,既要与教材内容相对应,又要引导学生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活教学的效果,避免本末倒置局面的出现。此外,教师还必须优化生活化内容的设计和加工,比如用实际案例设计情境、设计问题、引导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习经验,保证教学的整体效果。
4、促进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
        德育法制教育还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抓住德育的机会,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及时渗透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促进学生把道德法律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知行合一,真正在生活中实践和运用道德自觉和法律精神[3]。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道德法律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思路。通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训练三个方面,帮助和激励更多的学生在学习道德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我修养,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齐喜.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v.15(06):201-202.
        [2]何怀清.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46):57.
        [3]郭艺玲.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003(01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