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煌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红旗小学,福建省三明市365400
摘要:新时代中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加快,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愈广泛,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也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从小抓起。
关键词:新时代;信息素养;培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获得信息、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因此,从小学阶段起,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从小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提升信息操作、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尊重小学生个性特点,采用小学生喜爱的方法和模式,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1]。
一、高效课堂,提升信息素养的主阵地
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课堂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课堂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作用。
(一)重视课堂,学习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小学阶段,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主要还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对实物、模型或所见所闻等直接感知,自己动手模拟操作来获取。每节信息技术课,做到老师精讲,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来达成,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多让学生交流表达,多让学生创新展示,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信息素养也大大提高了。例如,三年级在初次认识电脑时,学习电脑构造、键盘认识,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难以真正掌握,不能构建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如果教师利用计算机的一些特征,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眼多看、动手摸一摸、动口说一说,学生掌握起来的效果就很好,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就很深刻。
(二)营造氛围,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有效合作
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探究创新。怎样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呢?首先,老师需要放下架子,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共同构建;它需要老师关爱的眼神、亲切的微笑、赞许的语言、友爱的动作;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它需要长期坚持与维护。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幽默地引导全体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展示作品时,老师要组织全体同学认真观察;当学生有不同意见时,引导学生补充或订正。如果老师适时一句表扬"你很棒"、"你真行"、"你真聪明",那让学生感到莫大的奖赏与鼓励、课堂的魅力。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或有困难时,老师的一句"不急,慢慢来"、“先坐下想一想"、"下次肯定会更好,老师相信你",学生感受到的是温暖、尊重和鼓励。
和谐的课堂中,老师的因势利导、及时调动气氛,同学间积极交流、完善补充、创新展示,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比如,我在教学power point演示文稿时,学习基本知识后,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个作品,然后小组展示。既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又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又如,三年级教学键盘和指法时,学生喜欢游戏,"打地鼠"分组比赛,在玩中练,练中学,完成了学习目标。
同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热情点燃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提高了。
(三)精心设计,让信息技术形象化生活化
学生喜爱信息技术,但不爱学习抽象的概念、程序和命令等。怎样让学生喜欢呢?老师要精心设计,可通过具体的例子、形象的比喻,让信息技术形象化、生活化。比如,我在教学"新建文件夹"时,幽默地说,我们电脑中的文件夹就好比你们的书包一样,可以装书、笔盒、本子等。类似,我们的文件夹中也可以放入各种文件、文档、图片、视频、电影、音乐等。为了容易辨认,书包上可以做记号或写姓名,同样文件夹也可以命上自己喜欢的、主题明确的名,文件夹里也可以再装小文件夹。这样,学得有趣、印象深刻,又让学生养成了应用电脑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拓宽渠道,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重视主题,提高信息道德素养
现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数据信息等早已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而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层出不穷,网络监管还不到位,这给小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正确建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选择正面信息课程主题,引领学生端正信息道德,使其正确地看待网络,正确地使用信息资源。例如,教师可选择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主题让学生上网练习,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加强与家长沟通,发挥家校联动作用,家长监护下,实现信息技术的正确运用。比如选择一些适当的家庭活动主题,学生绿色上网查阅,再进行创意绘画,提高学生信息道德素养,又加深了亲子感情。
(二)各学科齐协作,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如果仅靠信息技术课,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做到学科全覆盖、齐协作,要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各门学科,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2]。教学其他学科时,多运用信息化手段,让小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趣味性。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与兴趣,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促进主动学习。例如:美术课中,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先欣赏,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再进行绘画学习,好的作品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
(三)携手课堂内外,提高学生信息能力
事实上,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信息能力高低,关键看学生操作是否熟练。所以,无论课内课外,老师和家长要携手,加强学生实践操作的训练,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实操技巧的掌握水平。尤其要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灵活运用方面的训练[3]。生活中,写文章、打材料、制表格等可以让学生实践锻炼,让他感受学有所用,收获成就。还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小设计、制作简短的动画、编小程序等,使其在快乐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他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大大提高他的信息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积极求知的黄金阶段,也是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最佳阶段。新时代中,我们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主阵地,各学科协作、课内课外互补,拓宽渠道,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孟佳.浅析信息时代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446.
[2]陈维佳.基于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发展方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62-163.
[3]万晓辉. 基于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创客教学模式研究[D].鲁东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