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阀下唐诗召唤结构英译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2期   作者:余萍萍
[导读] 本文简单梳理了召唤结构,并简明扼要分析了唐诗的召唤结构

        余萍萍
        武汉文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本文简单梳理了召唤结构,并简明扼要分析了唐诗的召唤结构,然后基于接受美学的视角,结合唐诗英译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直译、化隐为显、去除空白的唐诗召唤结构英译方法。
        关键字:接受美学;唐诗召唤结构;英译
一.召唤结构简述
        接受美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德国,其主要创始人之一为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关注点是读者,而非作者,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并非是被动接收文本信息,而是主动参与到文本信息的再创造中,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的地位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沃尔夫冈·伊瑟尔在其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表的《文学的召唤结构》一书中将文学文本看作是一个召唤结构,通过文本意义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来召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动性填补文本意义的空白。召唤结构是由意义未定性与空白构成的文本的基础结构(1)。召唤结构以有限的言语创造了无穷尽的意义空白空间,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填补空缺的余地。读者的期待视野会因历史变迁以及个人视界不同而不同,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召唤结构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差异,同一时代的读者也会因为文化素养、个性差异、社会阅历、审美情趣等因素不同而对召唤结构的理解也会不一样。总之,召唤结构激发了读者想象力,引起情感共鸣,给读者美感享受,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之所在。
        无独有偶,唐诗中的“空白”艺术与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的召唤结构有异曲同工之效,空白艺术是唐诗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唐诗中空白艺术运用较为普遍,我们常常探讨的“空”、“虚”、“隐”实质上就是空白艺术,唐诗中的这种空白艺术和西方提到的召唤结构大体上其实是一样的,中国文人向来重视这种召唤结构。唐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提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召唤结构在古典诗歌唐诗中随处可见,运用得淋漓尽致:有名词句召唤结构,例“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有问句类型的召唤结构,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有否定句类型的召唤结构,例“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韦庄《与东吴生相遇》);时间对照类型的召唤结构,例“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还有其他多种类型的召唤结构,此处就不逐一列举了。

二.唐诗召唤结构分析
     召唤结构可在各种文学题材里出现,能起到很好的艺术作用,但召唤结构在诗歌中运用更为频繁,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引用严冬友语录道:“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在古典诗歌,召唤结构运用非常广泛。中国古典诗歌以极其有限的文字来表达韵味隽永的意蕴,召唤结构便成为有力的诗学手段。“空白是诗性文本特有的,而诗性文本空白不同于其他文本的空白在于诗性文本空白的填充需要创新,而其他文本则只要顺承作者的思路,只需要理解,不需要同作者一样的创造”(2)。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的唐诗将召唤结构这一诗学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例如下:
   杜甫的《琴台》中有一句“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的召唤结构的理解众说纷纭。《琴台》是杜甫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所写的诗歌。酒肆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卖酒的地方,而琴台则据说是他们弹琴之地。这句诗中“酒肆”、“人世间”、“琴台”、“日暮云”都是名词,这些堆放在一起的名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存在语义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读空白意义。有人认为这两句诗都是描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时的情景,可填补空缺为“玩人世于酒肆中,思暮云于琴台上”;也有人认为这两句都是杜甫写眼前的景象,可填补为“酒肆徒传人世,琴台空思暮云”;还有人认为前一句是是描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时的生活情状,而后一句是杜甫是对自己所见景象有感而发,可填补为“当年玩人世于酒肆中,如今空思暮云于琴台上”。
        又如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有一句这样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句诗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六个意象把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句诗中只是把六个名字放置在一起,并未明确揭示空间位置和结构。月亮具体在茅店哪个方位?人迹和霜是否在板桥上,此诗句并未明示,留给读者想像空间,填补空间关系。
        再例李商隐《无题》中的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典型的召唤结构的诗句,不少人将此诗句理解成对爱情的无私付出,然而,根据李商隐的人生经历,意义的填补却有另一番景象。他一生都在为政治理想不断付出和努力,梦想多次破灭,但仍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虽沦落,但仍坚定政治信仰的表态。
        
三.接受美学视角下唐诗召唤结构的英译分析
         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的第一句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只是意象名词的排放,留下空白空间供读者填充。对此许渊冲英译为:As last night twinkle stars, as last night blows the breeze,West of the painted bower, east of Cassia Hall(谢真元:395)。

而唐一鹤在《英译唐诗三百首》中将此句译为:Under the herdboy and weaving-girl stars// In the breeze last night,One was at the east of cassia hall;The other was at the west of the painted tower beside.(4)李商隐在这首《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诗句中未明确说出这首诗是为谁而作,诗中罗列了几个梦幻的意象,关于此诗为谁而作,众说纷纭,一说是为友人而作,另一说是为红颜而作,还有种说法是思念远方的妻子而为妻作的一首诗。许渊冲将此原句进行了直译,企图保留原诗句的空白与未定性,但西方读者可能会因为缺少对此诗歌背景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的缺乏而无法像中国读者一样感受到此诗的召唤结构的诗性美。由此,许渊冲直译此句诗,保留召唤结构,可能会让西方读者对译本的解读事与愿违。而唐一鹤在译文中添加了“herdboy”,’“weaving-girl”,“one”,“the other”,从而化隐为显,增加西方读者对此诗句的理解和接受。
        王维作的《山居秋冥》中最后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王孙”的理解也出现多个版本,一说是指贵族子弟,又有种说法泛指隐居人士,还有人认为实际诗人是自指,这种需读者进行语义填充的召唤结构的理解各有不同。许渊冲将此译为:One may rest here as he pleases// To enjoy fragrance of spring; Travellers may of course stay here// For seclusion if they’re willing.(谢真元:13)Witter Bynner将此句译为:And what does it matter that springtime has gone,While you are here, O Prince of Friends?王国己将此句译为:The spring beauty naturally fades away,In this autumn beauty I at will stay.(3) 许渊冲、Witter Bynner和王国己对“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召唤结构的填充各有各的不同理解。许渊冲认为“王孙”泛指隐居人士,Witter Bynner认为“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而王国己则认为是诗人自己。不同的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王孙”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三位译者通过省去此处空白的译法是可取的,为西方读者对词诗的审美接受扫清了障碍。
        杜牧所作诗歌《清明》中有这样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究竟是谁在“借问”,是行人还是作者?对此空白的填充,读者也各抒己见。许渊冲译为:“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谢真元:79) 杨宪益和戴乃迭英译为:“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r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蔡廷干英译为:“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这三位译者都考虑到了目标语的语言表达习惯的问题,由此许渊冲采用了被动语态,而后两种译文都添加了主语。许渊冲译文由于采用了被动语态,成功地避免了添加主语而保留了原诗的召唤结构,留给读者以想象空间。而杨宪益、戴乃迭、蔡廷干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在译文中,损害了原诗的召唤结构,影响了西方读者的审美接受,对此,相比之下,许渊冲的译文要略胜一筹。

四.总结
        译者作为原作的读者和译作的作者,担负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出于忠于原作的角度出发,译者应将唐诗的召唤结构尽量地在译作中体现出来,但考虑到西方读者美学的接受,不能不加区分千篇一律地将原诗作中的召唤结构直译到译作中,否则译作读者不仅无法体会出召唤结构的魅力,而且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对外传播。由此,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基于西方读者美学接受的基础之上,有些诗歌可直译保留原诗的召唤结构,有些诗歌可化隐为显或者去除原诗的召唤结构。

(1)WOLFGANG I.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8:180-230.
(2)黑格尔. 美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97.
(3)王国己. 论语英译135则· 唐诗英译40首[M].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77.
(4)唐一鹤. 英译唐诗三百首[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90.
(5)谢真元.  唐诗三百首鉴赏(汉英对照)[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395、7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