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迪1 徐淑伟2
1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师本1801
2山东省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摘要:“留守儿童”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批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人口纷纷流向城市或发达地区务工,随之而来的是留守儿童群体越来越大,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因而研究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工人到城市工作,到城市寻求谋生和发展的途径。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劳动出口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这种长期背井离乡的打工谋生模式引发了日益严重的“儿童维持”问题。其中,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照顾而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包含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等一系列积极的品质,如自信、乐观、坚强等。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积极取向,为个体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初中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由于缺乏亲情导致了生活问题,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了心理问题,经调查发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较非留守中小学生稍差,并表现出较明显的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等心理问题等,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二、初中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这也更好地证明了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初中留守儿童在六大维度中,仁爱维度均分最高,勇气维度均分最低。在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感恩感激、公民责任的均分最高;创造才能、领导才能的均分最低。这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林丹华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该课题组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积极品格的发展存在一定优势。在孝顺与感恩、热爱祖国两个方面,留守儿童处于较高和很高水平的比例超过了80%”
三、基于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的教育对策
(一)、学校及时了解和更新留守儿童心理动态
学校是初中留守儿童除家之外,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学校应大力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初中留守儿童创设积极的成长环境。学校要积极为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成长文件,及时了解和更新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定期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团队活动,针对学生特点,通过真实体验体会亲情,激发学生感情。通过开展家务评价等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逐渐形成自己能做的事情,培养自觉、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应该积极关心留守儿童,弥补父母不足的爱情。非定期家庭访问,与监护人沟通。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向和思想动态。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课进行辅导,及时介入,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留守儿童
应以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留守儿童,牢固树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谨防随意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等负面标签。要牢固树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从积极的角度调查了解初中留守儿童的状况和特点。在了解的基础上,努力为其提供发展平台,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引导初中留守儿童更好地发展本身发展相对较好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培养他们发展相对较弱的积极心理品质。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专家讲座、微信群或网络等平台,向留守儿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专题网站、心理博客等形式宣传积极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加强校院合作,通过邀请医院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让留守儿童了解社会需求和个人职责,发现自身优势,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医院密切合作,关注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状况,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促进其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四)、发挥家长的作用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全面教育,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家长应该加强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培养亲情关系。父母长期打工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重视和孩子的关系,孩子的感情缺乏感会加重,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家长外出后,必须与学校,特别是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要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成果,以便及时进行有效的教育。虽然家长在外面,但能让孩子感到父母仍然对自己感兴趣,亲情缺失感也能得到满足。
(五)、因材施教,提升学业水平
学业水平与初中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因材施教,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从而促进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全面健康发展。
(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有研究发现,通过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其认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幽默感。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社会实践、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资料显示,参加文体活动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消除因抑郁、焦虑、困惑等引起的消极情绪,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产生积极心理体验,增加其愉悦感,消除其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情绪,促进其健康成长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养育者应能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并树立适当的榜样,使儿童能够逐渐内部化社会规则。学校应该鼓励相互尊重、开展心理健康课、教授保持心理健康的科学简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沈丽丽,满其军.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06):7-10.
[2]高国华,李艳兰.有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比较[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08):114-118.
[3]乔虹,黄俊.留守儿童生命教育中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现代教育论丛,2017(03):33-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