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绍琼
昆明市官渡区长水中心学校 650211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教师要对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在整个语段中的作用,从而感受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内容;方法探寻
引言:一直以来,人们非常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目前阶段,教育中也开始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旨在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语文学界的专家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精心选择的,其中富含各种新鲜的语言形式,而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发现这些语言形式。
一、关注语言形式,助学生感受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语句,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寻找一些和该句子相似的句子,比较两者的异同之处。例如,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千人糕》是一篇极具特色的文章。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学之初,教师先为学生消除生字障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一张重阳节吃年糕的场景,并提问:“同学们,图片中人们在吃什么?谁可以用语言描述一下这个食物?”学生积极回答:“人们在吃年糕,这是一种方形的白色食物,上面还有花纹图案。”教师继续:“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这种食物有关。”这时学生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一句让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可能会发现“很多很多人”这一次在文章中频繁出现,教师可以就此让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原因,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千人糕是许多人共同努力得来的成果,教师可以以此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劳”、“磨”、“锅”等课文生字的小篆写法,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1]。另外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入选了《咏鹅》《悯农》《古朗月行》《风》等诗歌,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四诵”教学步骤:一诵读准字音;二诵把握节奏;三诵了解诗意;四诵体悟诗情。这样在反复诵读中让孩子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在诵读中浸染诗情,潜移默化间烙上民族文化印记。
二、重视素材积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特点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一些古诗词,这些诗词本身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为学生讲解诗词文化时,教师们可以采用“浸润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诗词所创造的文化氛围中,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感受诗词的独特魅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说教式”的方法,直接向学生阐释所有的内容,这让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诗词文化,从而产生更深的理解。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绝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课件,并搜集“黄鹂”、“柳树”、“白鹭”等诗词中描述的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再通过对每一句诗句进行解释而让学生对整个诗词的含义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析诗词中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检验学生对诗词的掌握程度,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对诗词文化产生进一步的体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欣赏美景,然后让学生通过创作诗词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对我国优秀的诗词文化形成深层次的认知,从而获得全方位的发展[2]。
而在讲《春晓》这篇古诗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古诗的诗句制作成文字、图片形式的课件投射在屏幕上,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然后再仔细地给学生讲解诗句的含义,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反思语文学习的路径和方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没有总结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在为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并与大家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以此帮助学生将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表达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教学之余,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汉字听写比赛、传统节日习俗分享会等,让学生能够在这些活动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想要迫切了解传统文化的心理[3]。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朴素感恩观念深深感染着读者。学校可以从中精心提炼组织一次生动的传统文化特色活动,紧紧围绕“礼”文化做文章,通过开展“最美礼娃”“礼仪之班”“尚礼家庭”评选和校园礼仪情景剧展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将传统礼仪中的精髓:尊老敬贤、礼貌待人、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加以传承和发展,营造浓厚的优秀文化传统氛围。
当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和引领者的语文教师,须具备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须把传统文化的底蕴融入人心,无论课堂内外,熟知和正确运用传统文化经典。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用新理念新定位指导教学,凸显出语文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上的价值。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中,语文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教师们应该把握机会,在备课阶段仔细探究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传统文化,让学生时刻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并主动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韦朝周. 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7.
[2]赵艳.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9(08):48-49.
[3]杨传荣.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05):186.